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 ,全球思想领袖,2007年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青年领袖”,她身兼数职,担任总部在纽约的国际政策研究所所长、芝加哥议会全球事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金融评论》拉美办公室主任。曾多次给《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国际政策》等媒体撰写文章。
类似以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事件,本书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例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以及在此之前的诸多泡沫破裂;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后的毁灭性余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现实数码技术;大桥坍塌和摇摇欲坠的城市基础设施;苏联的迅速衰败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在事前均出现过明显的迹象。
为什么领导者们和决策者们不能在局面失去控制之前解除危机?人们应该如何辨识和有效应对那些明显的、高概率的危机事件?
本书以科技、经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实例进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那些迫在眉睫的、概率高、影响大的危机的预测、防备、应对及善后的具体方法,以便为人们在组织管理、公司管理和国家管理过程提供决策参考。
推荐经理人、投资者、决策者、政府领导以及希望躲避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人士阅读。
一般的书,虽然很火的名字,但是并没有深入到实质。 1、按照概率-影响性二维分法将事件分为四类,小概率、小影响(没人去关注),小概率、大影响(黑天鹅),大概率、小影响(白天鹅),大概率、大影响(灰犀牛) 2、又可从当下人类的认知和关注,以及对未来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评分2020年春,新冠肺炎肆虐神州,作为一个银行风险管理从业人员,在这个背景下来读这种“畅销书”,别有一番滋味。一开始不明白为何推荐公共管理这或者政府官员读此书,但是来看看新冠肺炎的爆发,不正是一种灰犀牛事件么——发生概率大,损失大,如果是武汉或湖北政府的执政者来...
评分在界面上看到蔡越老师的一篇关于本书的书评,概括得精准,非常喜欢,分享在此,也想给想读这本《灰犀牛》的朋友们一个引入口: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的黑天鹅理论,让人们对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事件愈发重视。其实,大概率、影响巨大的事件,...
评分2020年春,新冠肺炎肆虐神州,作为一个银行风险管理从业人员,在这个背景下来读这种“畅销书”,别有一番滋味。一开始不明白为何推荐公共管理这或者政府官员读此书,但是来看看新冠肺炎的爆发,不正是一种灰犀牛事件么——发生概率大,损失大,如果是武汉或湖北政府的执政者来...
评分首先,我旗帜鲜明的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如果你想在风险管理,危机处理方面得到实质性的点拨,这本书完全没必要阅读。 其次,如果你希望在社交场所,在职场上增加自己的谈资,多一些全球流行的高大上的新名词来充实自己的内容,提升自己言论象征性的权威感,这本书读完前三章足以...
可读性很差,内容无新意
评分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某人说明为什么黑天鹅的提出算是个创举,而灰犀牛不是。前者的魅力确实远大于后者,灰犀牛的消灭,根源在人,最终都要归结为烂俗的道德教化,加上作者的这个写作模式,灌输式的非常不讨喜;黑天鹅则不同,是人因素之外的变数,同步考验人性和性格以上的东西——格局,还有事后的责任追溯引起的思考,远非这么浅薄。虽然黑天鹅我打分貌似也不高,可这本实在是…
评分写书一定要有个假想的读者群体,如果如出版机构所言,是经理人、投资者、政府官员,我不认为这群人的专业修养需要一种警世格言式的呼吁,呼吁是交给大众媒体去做的,所谓“决策者”需要的是理性论证和谋略献策。作者显然低估了这群人的智力,毕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英群体是先决的,预设的,只有他们才会读这么一本书,而关注眼前经济利益的自利群体,他们爱读的是“投资指南”,以及如何挖掘人生的第一桶金。所以,本书的定位更应该是一种价值观的启蒙书,是社会学的初级教育读本,教社会新人如何引起对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预算赤字、金融危机、网络威胁、流行病、政治冲突等问题的警觉。当然,创作动机是好的,可惜行文风格更像是一位大学讲师的讲义,有破不立,框架一搭,内容是GOOGLE一下就填得进去的。难度系数低,一天足以翻完。
评分很有趣的主题,然而作者说了一本书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感觉在碎碎念,翻译也一般
评分整本书读下来还算流畅,但对内容深度略感失望,可能是期待太高的缘故,思想性远不如《黑天鹅》和《反脆弱》。一个生造出来的新奇概念、然后用一套框架把这个概念演绎出来,其中杂糅进各种畅销书的观点,这种类型书习惯用类似套路来写作,这本书处理并不算出色。书中关于风险防范的理念还是颇值得思虑一番的,我们现在所谓“黑天鹅”,其实都是“灰犀牛”,只不过在长时段内我们都忽略或者不愿意承认其存在,任其发展到不可收拾地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与其担心虚无缥缈的“黑天鹅”,不要驯服切实可见的“灰犀牛”,这才是风险防范的正道。防患于未然、克服思维惰性、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不要浪费危机、做一个危机应对者而不是逃避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