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國文學傢、詩人、評論傢。齣生於南德的小鎮卡爾夫,曾就讀墨爾布隆神學校,因神經衰弱而輟學,復學後又在高中讀書一年便退學,結束他在學校的正規教育。日後以《彷徨少年時》《鄉愁》《悉達多求道記》《玻璃珠遊戲》等作品飲譽文壇。
1946 年獲歌德奬,同年又榮獲諾貝爾文學奬,使他的世界聲譽達於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歲。黑塞的作品以真誠剖析探索內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諦而廣受讀
者喜愛。
一生追求和平與真理的黑塞,在納粹獨裁暴政時代,也是德國知識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徵。
“哎呀,爱情的存在不是为了使我们幸福。我以为。爱情的存在是为了向我们表明,在忍受上我们能有多么坚强。” 其实一开始读的时候是不知道作者的,第一章读得甚至有点昏昏欲睡。直到理查德的出现,不仅照亮了彼得的世界,同时也将我敲醒。 「 我不再同其他人结成友谊,而...
評分初读《彼得·卡门青》时对此书并没有很大的欣赏。或许是因为书中的一些沉闷之处让人感到乏味,也或许是因为作者写作时的过于年轻的年龄让我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但越往后读,一副和谐的画面在我的面前也就越发清晰,直到最后,心中充满了温暖。 《彼得·卡门青》...
評分 評分20180630-0704 編校差瞭點
评分黑塞的第一部作品,有很明顯的早期風格,每次讀黑塞的書,都仿佛在迴憶以前的自己。看到有很多評論說黑塞的書裏到處是基情,其實,在那個年齡,友情是比愛情更先覺醒也更脆弱的東西。有點像縮小版的《約翰·剋裏斯朵夫》,黑塞和羅曼羅蘭的私交也非常好。
评分原來是黑塞26歲時寫的,讀得趣味盎然,有的段落,一大段一大段的寫得心裏顫動不已。
评分內嚮敏感的山村少年成長記,渴望看看廣闊的大韆世界。黑塞一如既往的誠實。人們學習往往為瞭外觀,而他最終是為瞭內觀。
评分套路略眼熟,我怎麼又想到瞭人生的枷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