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美国,以其小说和哲学闻名于世。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再版。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 (Atlas Shrugged)出版,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全球累计销售近亿册。
安·兰德推崇理性,认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力倡个人主义,认为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她的客观主义哲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她本人也成为美国青年崇拜的偶像。
安·兰德一生著述百余种,根据她的生平拍摄的纪录片和故事片曾获奥斯卡奖。1982年安·兰德去世,此后美国创立了许多兰德书友会和专门研究安·兰德思想的机构。
在《理想》中,据信犯下谋杀罪的女影星凯伊·贡达先后投奔六名影迷,他们都曾热情洋溢地致信贡达,宣称她是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幻想逃离现实的丈夫屈从于妻子,将贡达逐之门外;因贫穷而即将失去房子的农夫为了赏金,将贡达出卖给警察;一朝得志的画家拒绝相信理想真的会走进自己的生活;受到同行排挤的教士为了挽回教众,逼迫贡达去上帝面前忏悔罪行;落魄的富豪贪图美色;只有无路可走的男孩愿意为贡达献出生命……
俄裔美籍小说家、客观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安•兰德,是极具争议性的公知,她的作品鼓励了大量读者对自身进行思考。中篇小说《理想》秉承了安•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思想,一阵见血地指出:在苦苦追求的理想突然而至时,我们根本无力拥有。不仅如此,当真正的痛苦来临之时,没有...
评分当然,安·兰德的《理想》读起来并不令人愉快。简单地说,通过抽样出不同类型的理想主义者,她用人性试验测出了人们的伪善——或者说,被测试者们被自己的“理想”狠狠打脸了,而“考官”,书中的“女神”甚至没兴趣问他们“脸痛不?”便漠然离去,空气中仅留下含混的、尴尬的...
评分这是一本光看书名不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书,理想这两个字在二十岁时是希望和星光,三十岁开始理想与自我之间会变成结婚多年的夫妻一样,你知道对方在你身边,你也并不是厌弃她,但是她已经让你失去了最初的激情,然而你知道你仍然爱着她,三十岁以后的日子面对理想大概很多...
评分一看到“理想”二字,顿时感慨万千,短暂而又漫长的二十年已经将这个字眼从我的字典中磨白,几乎看不到它曾存在过的痕迹。如果说理想在20年前代表着我对人生还充满了希望,那么20年后的今天,理想在我的脑海多少已沾染了悲观之气。 今天阅读的《理想》是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安-...
评分今天看的是理想 一位女演员大荧幕上大方光彩 被警方戴上杀人犯的称号 受到追捕于是按照给他写信的粉丝找上门寻求帮助 乔治这人和她俩人缠绵 但是老婆出来时她果断选择了家庭 耶利米一家却因为金钱而出卖她 联系交警 她逃脱了 画家德怀特口口声声说爱的痴迷但是却一个劲说她是替身 赶走
评分女影星凯伊贡达塑造的完美荧幕形象感染了很多人,她体验了很多人向往的生活,也给了很多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假如有一天,凯伊贡达真的走入你的家门,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分震撼。对安兰德印象改观很多。 “我们不能把世界让给其他那些人”
评分这几乎是安兰德最薄的一本书了吧。本来想看她极负盛名的那两部,但被厚度给吓退却了。这是安兰德的理想人性吗?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比如为自己的偶像在一个合适的机缘献出生命,而不是象一个正常的人无法兑现自己想象中的诺言,只有这样才合乎理想。
评分人人崇拜理想,人人践踏理想。最后真正为理想牺牲的,是一个被愚弄的傻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