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斯·韋伯與德國政治:1890—1920

馬剋斯·韋伯與德國政治:1890—192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沃爾夫岡·J. 濛森(Wolfgang J. Mommsen,1930—2004)德國著名曆史學傢,曾先後任教於科隆大學、杜塞爾多夫大學,並擔任倫敦的德國曆史研究所主任。他的研究興趣和寫作領域很廣,包括民主史、社會史、思想史、經濟史等,主攻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史和德國史。

本書是濛森的第一本專著,其著作另有《官僚製度的年代:論馬剋斯·韋伯的政治社會學》(1974)、《帝國主義的理論》(1977)、《帝國主義德國1867—1918:一個集權國傢的政治、文化和社會》(1995)等。

···

【譯者簡介】

閻剋文,1984—2000年先後就職於山東省總工會和新華社,2000年辭職,專事馬剋斯·韋伯著作的譯介,譯作另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與社會》、《君主論》、《貢斯當政治論文選》、《公眾輿論》(閤譯)、《民主新論》(閤譯)等。目前已有的韋伯著作中譯本,半數以上齣自閻剋文的譯筆。

出版者:三輝圖書/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德]沃爾夫岡·J.濛森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486
译者:閻剋文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644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馬剋斯·韋伯 
  • 政治哲學 
  • 德國 
  • 政治學 
  • 韋伯 
  • 社會學 
  • 思想史 
  • 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內容簡介】

馬剋斯·韋伯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政治密切相關:他激烈批評俾斯麥和德皇保守的社會政策,卻更失望於資産階級的政治軟弱;他在“一戰”中齣於德國利益穩步推動“體麵和平”的實現,卻被自私的政治領袖葬送;他在魏瑪製憲中期盼卡理斯瑪威權領袖重振大國榮耀,卻未料到會是納粹主義的興起……

本書是德國曆史學界的重要著作。作者濛森嚮讀者揭示瞭韋伯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熱忱的自由主義者,卻也是一個堅定不移的德國民族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厘清瞭韋伯這兩個看似矛盾、相悖的立場之間的重要聯係。

他們在20年代營造瞭一個神話,就是韋伯作為一個天然領袖被極度冷落瞭,但他們描繪的這幅偉人肖像是根本不恰當的……我的目標是根據對原始資料的謹慎分析刻畫韋伯的政治人格,這不是一種片麵的意識形態解釋,而是力求描繪齣韋伯的全部復雜性,包括他的內在矛盾與模棱兩可。

——沃爾夫岡·J. 濛森

···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沃爾夫岡·濛森是20世紀聞名於世界的德國曆史學傢,在英國史和德國史研究領域名聲斐然,在韋伯思想研究方麵更是首屈一指。濛森生於史學世傢,其曾祖父特奧多爾·濛森1902年因寫作《羅馬史》獲得諾貝爾文學奬,其父威廉·濛森也是著名的曆史學傢。

◆本書德文版甫一齣版便在學界掀起巨大波瀾,濛森對韋伯極具爭議性的解讀,令這本書先是遭到尖銳抨擊,之後逐漸獲得普遍好評。許多學者贊譽濛森“重新發現瞭許多重要事實”。

◆本書是最詳實韋伯傳記,是瞭解韋伯生平及其思想的必讀書。在這本獨一無二的韋伯傳記中,讀者將發現一個全新的在帝國主義、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中徘徊的韋伯。

◆這是一本韋伯傳記,同時也是一本史料詳實、論述有力的德國政治史。其從經濟崛起卻政治保守的19世紀末德國講起,一直敘述到民族復興焦慮掩蓋瞭魏瑪憲製脆弱的“一戰”後的德國,幾十年間諸多重要的德國政治傢如俾斯麥、威廉二世、鬍戈·普羅伊斯等輪番上場。

◆本書譯者閻剋文是馬剋斯·韋伯著作中文本譯介的專傢,從事相關譯介工作近二十年,目前市麵上已有的韋伯著作中譯本,半數以上齣自閻剋文的譯筆。閻剋文為本書撰寫一篇譯者序,詳細闡釋瞭本書的曆史價值以及韋伯的政治使命。

◆特邀著名學者、韋伯研究專傢錢永祥為中文版撰寫導讀。導讀將韋伯所處的曆史與政治環境及其思想對中國目前處境的藉鑒意義一一詳述,可謂情理兼備、發人深省。

···

【學者、媒體評價】

盡管由於命運和環境的作弄,(韋伯)沒有在政治方麵享有顯赫的地位,但卻毫不減損他傑齣政治傢的本色,他的偉大就像一個沒有手的拉斐爾,沒有功績但卻有無限的潛力。

——著名哲學傢卡爾·雅斯貝爾斯

(韋伯是)曆來登上學術舞颱的角色中最有影響的一個。

——著名經濟學傢約瑟夫·熊彼特

韋伯是最後一批博學者之一。

——美國社會學傢劉易斯·A·科瑟爾( Lewis A. Coser)

沃爾夫岡·濛森詳細重建瞭馬剋斯·韋伯的政治觀點……盡管濛森打破常規的觀點引起瞭巨大爭議,但他在學術史料上全麵徹底的挖掘不容置疑。

——《美國社會學期刊》

濛森這本著作的價值不在於重新發現瞭許多重要事實,而在於對散落各處的文獻的仔細校訂,係統性的分析,以及從民主和反民族主義者的角度對韋伯突齣敏銳批評。

——德國曆史學傢剋洛澤·愛潑斯坦(Klaus Epstein)

在浩瀚的韋伯二手文獻中,認真研究“政治人”韋伯因而具有裏程碑意義者,首推濛森這本經典。

——颱灣著名學者錢永祥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将韦伯的政治思想放到十九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大背景下来考察,资料积累和引证可酣畅淋漓。原作者文笔好,思路清晰;译者也是大家。可谓难得。无论是放在韦伯研究史上还是中国当前的论争中,都必将是不可或缺的文本。但是也许在注重政治运作和参与了,对于韦伯内在的思想内涵的考...  

評分

伟大的思想往往都是含混甚至潜藏着内在矛盾的。这一点,在马克斯·韦伯这位“资产阶级的马克思”身上似乎再度得到了印证。在世人的印象中,这位曾提出现代资本主义奠基于新教伦理的社会学家自己就是一个冷峻的清教徒,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把他所提出的“学术的价值中立”等命题看...  

評分

读完这部大部头著作,韦伯变得鲜活起来。阎克文老师翻译的也不错,同施鲁赫特等著作一道,这本书是研究韦伯思想的二手读物里必读之作。 沃尔夫冈·蒙森来自猛人世家(曾祖父就是写过五卷本《罗马史》的大名鼎鼎的那位蒙森),史学传统深厚,故而这本书也可部分看做韦伯的传记。...  

評分

从《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看大国崛起如何导致民族灾难 严搏非/文 今天我们来说说《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这本书,最近已经全面上架了。 蒙森的这部政治学名著并不好说,尤其当你试图对一般公众说的时候,你很难拿捏该如何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交代韦伯,以及如何简单...

評分

德国自由主义者在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失败史,他们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出场,又在每一个重大时刻遭受重创:1848年革命功败垂成,1870年代向俾斯麦缴械投降,魏玛共和国时期一度短暂辉煌,但始终受困于社会民主党和容克地主阶级的双重压制,最终被纳粹以合...  

用戶評價

评分

Weber是一個真實的人 與他的學術成就相比我更欣賞的是他毫不猶豫身體力行的熱忱與堅定不移的信念 縱觀一生他都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與尋求變革以維護德國國際地位的人 而他的早逝讓他無緣經曆接下去25年德國曆史上最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歲月 這也導緻韋伯的思想係譜在很大意義上來看是不完整的 不知道如果韋伯經曆瞭魏瑪和第三帝國後 會對他念念不忘的Chrisma式的強人政治作何感想 這也是他那一輩德國人悲劇性宿命的一個縮影—從1870–1945 德意誌在謀求世界領導權的不懈努力中終於敗下陣來 甘願臣服於直至當下的世界體係;在我看來韋伯時代的終結也是德國思想史衰微的一個起點 尤其是45年後的哈貝馬斯之流完全沒有韋伯那一代人的胸懷與氣質 典型的學院派廢物

评分

可以從一個時代最卓越的頭腦和最真摯的心靈依然不能脫齣的睏境中辨認我們自身。

评分

帝國時代政治背景讀者不瞭解減一星,對康德-韋伯式倫理腐臭味減一星。亮點在魏瑪製憲和直選民主製。其實我根本沒頭腦讀下去

评分

讀來真是五味雜陳。以一種反諷的眼光來看待本書結論,會以為淵博縝密如韋伯者在民族情感和階級利益的裹挾之下,也會走嚮對卡裏斯馬領袖的熱情呼喚,最終在魏瑪憲製中埋下納粹禍根,那就自不待言某朝一些轉嚮後專事引述“政治成熟”卻從不具備什麼責任倫理擔當的學人瞭;另一方麵卻又無法不感慨隻有那個「公」的想象尚未解體的時代,知識的政治介入(而不僅僅是消解)纔是有可能的,而現在的情況卻是公共領域在喪失瞭階級調動能力之後便隻剩下瞭反諷與發泄,不再具備真正撬動現實政治的能力。聯想起最近有的文章甚至想在工業黨或小粉紅那裏尋找政治成熟,殊不知那隻是未熟先死的階級死嬰罷瞭。

评分

讀完《俾斯麥》,接著讀這本,時間正好接上瞭。此書的思想力度和曆史考據,真是透徹!從曆史的角度分析韋伯的政治學思想和政治行動,韋伯這位資産階級的馬剋思的政治理論和立場是一貫的,一切為瞭德意誌帝國的大國崛起和帝國夢服務。他認為議會製是有利於團結全民族實現帝國夢的工具,民主也隻是選擇卡裏斯瑪領袖的遊戲規則。為瞭剋服僵硬的官僚製體係,他主張直選總統製,他參與起草的《魏瑪憲法》間接引導瞭後來的納粹上颱。韋伯還是卡爾·施密特的老師,施密特的學說也是與韋伯一脈相承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