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1899-1973)齣生於德國的猶太人,曾就讀於漢堡大學,192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至1932年,任職於柏林猶太研究學院。1938年移居美國。1938至1949年任教於紐約新社會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政治學係;1973年10月18去世。
列奧·施特勞斯被認為是20世紀極其深刻的思想傢。他對經典文本的細緻閱讀與闡釋方法,構成瞭20世紀解釋學的一個重要發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學研究緻力於檢討西方文明的總體進程,強調重新開啓古人與今人的爭執,並由此審視當代思想的種種潮流。
列奧·施特勞斯的主要代錶著作包括:《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學與律法》(1935),《論主》(1948),《檢控與寫作藝術》(1952),《思索馬基雅維裏》(1958),《什麼是政治哲學?》(論文集,1958),《城邦與人》(1964),《古今自由主義》(論文集,1968年)以及《柏拉圖路嚮的政治哲學研究》(1983年)等等。
自然權利問題乃是當代政治與社會哲學中首要的議題之一,本書對這一主題進行瞭極其細緻入微的探究;作者尤其從古典的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入手,揭示齣現代自然權利理論前提下所導緻的自然權利的危機。
像許多偉大的思想傢一樣,列奧·施特勞斯緻力於一些根本的思想問題凸顯齣西方文明中深刻的精神緊張。他對於當代思想中的實證主義、曆史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的批判,使他更加深入地投身於古典政治哲學的研究。
权利与善不是先后问题,而是从属问题,如桑德尔所言,权利并不独立于善。 现代权利论的核心是平等。随历史的发展,平等待人成为重要的善。 此书中,感觉施氏的观点是隐晦的,这种隐晦不是说他的抨击不明确,他抨击历史主义和价值中立都很明确,只是抨击过后,要建立什么?回到...
評分【按语:在“导论”中,施特劳斯申明了《自然权利与历史》的旨趣:对“自然正当”的拒斥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虚无。【5】随后正文中描述了“自然正当”及其失落的历史。章1警告历史主义路径会摧毁普遍规范和诸多现实之唯一根基;章2揭示说韦伯的事实-价值二分法最终导向主观论;章3...
評分列奥.施特劳斯精神气质酷似背教者尤利安,欣赏古典共和国的刚健朴实,向往醇厚民德未被浇浞风气污染的年代,否则也不会在《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开篇赞颂美利坚合众国的共和政体,批评马基雅维利传播邪恶的知识败坏人心,然而哲人的阶级位置,使得他与卢梭一样,无法真正理解...
評分越往后读,越明白施特劳斯为什么在开篇处反对所谓历史主义:他批评近代政治哲学家太强调描述人,而忽视了人的应该,忽视了人所具有的能够达到高贵的潜能——所以此书以抨击历史主义和韦伯的价值中立开篇。因为历史主义相当于放弃了他想捍卫的那个超越时代的绝对的、客观的自然...
評分真是一言難盡…最大的收獲是按照作者的思路對自然權利這條綫索全盤破壞、推翻然後重組…目前還沒有能力做齣判斷,日後會再讀
评分多一星給甘陽的序 最後講盧梭和伯剋的章節有些乏力瞭
评分讀書會下一部討論書目 施特勞斯的名字很久以前就聽過瞭,但近幾年似乎有歸於沉寂,劉小楓等人一直推崇,之前也讀過幾本施派弟子介紹重新厘清學術與政界關係的文集,但翻過幾本他解讀的柏拉圖的文集,不甚喜歡他對古典的解讀方式,沒有多看。這本作為入門來說不錯,能理解他的用意所在瞭,古今之爭的意義緣何受到重視也能理解,蠻好噠,這個月就討論他瞭 讀書會讀完瞭,我負責解讀瞭三章,倒敘式,指導老師最後一次纔來,說瞭一堆之前已經避免的廢話……不過倒是發現一些解讀時習慣性的值得反思的事情,對於這些神秘化或者模糊性的文字我總是習慣於盡量的去判斷說明其語境中實際所指與可能的指代對象,當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言說。但老師希望的是不去管具體的對象,而是去進入施特勞斯的論證當中,去學習感悟這份敘述方式。我不太認同這種方式
评分讀書會下一部討論書目 施特勞斯的名字很久以前就聽過瞭,但近幾年似乎有歸於沉寂,劉小楓等人一直推崇,之前也讀過幾本施派弟子介紹重新厘清學術與政界關係的文集,但翻過幾本他解讀的柏拉圖的文集,不甚喜歡他對古典的解讀方式,沒有多看。這本作為入門來說不錯,能理解他的用意所在瞭,古今之爭的意義緣何受到重視也能理解,蠻好噠,這個月就討論他瞭 讀書會讀完瞭,我負責解讀瞭三章,倒敘式,指導老師最後一次纔來,說瞭一堆之前已經避免的廢話……不過倒是發現一些解讀時習慣性的值得反思的事情,對於這些神秘化或者模糊性的文字我總是習慣於盡量的去判斷說明其語境中實際所指與可能的指代對象,當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言說。但老師希望的是不去管具體的對象,而是去進入施特勞斯的論證當中,去學習感悟這份敘述方式。我不太認同這種方式
评分五星不能再少,可以讀十遍。感覺施被海影響有蠻大,比如拿笛卡爾數學式的從自明真理齣發的哲學來解釋霍布斯和盧梭真的始料未及,但仔細想想盧梭和霍布斯排除社會性試圖尋求最本源的最自明的自然狀態/自然權利來作為政治理論的始基極類笛懸置懷疑的方法。而這種數學式的方法導嚮兩種實踐-理論、事實-價值區分也不足為奇瞭,最終歸結於伯剋的天意>善的觀念,黑格爾的曆史神學以及尼采剋爾凱郭爾的反動亦隨之齣現——迴到開頭韋伯和曆史主義,而施特勞斯指齣曆史主義中本身蘊含的超曆史性,韋伯信念倫理中可善可惡的混沌性(自由>善),事實與價值區分中建立在純事實基礎上的社會科學的不可能性(聯係海德格爾的主體和價值)。而施傾嚮於從古典自然權利論中汲取資源,閤於自然並非從私欲、曆史齣發,而是人的靈魂-城邦秩序之協調/正義。愛慘古希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