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谷行人 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译者 薛羽,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上海人民出版社。译有《共同的生活》《语言与帝国》等文。
本书是日本当代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柄谷行人围绕民族主义论题的文集。作者通过美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以及地政学独特视角的切入,在理论上对民族这一神秘之物予以说明和批判,同时也对日本明治以降的“美学”及其内在斗争做出了历史性的批评,分析了从帝国到民族国家,再到帝国主义这 一近代的推进过程中,塑造国民同质性基础的美学在面向他者时的困境。作者试图为克服“东方主义”,真正与“他者”相遇而做出根本性的思考。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跟着柄谷读二手康德,马克思,弗洛伊德,拉康,索绪尔和丸山真男,有一种读懂了幻觉。
评分好看。但阅读时对自己的智商十分扼腕。
评分日语的特殊结构使日本能杂居各种文化的同时和它们保持距离,与欧洲的一元基督教传统不同一开始就处于生成论之中,日本人的没有坐标体系、没有所谓的自我和主体,所以责任人也是不存在的。炳谷已经说服了我亚洲将会是世界历史的主要舞台,后现代主义和精神分析都在这里到达了临界点。
评分因有跨越性批判和世界史构造在,本书有点鸡肋。故恰当阅读为以其为中间物在三者之间再做跨越性批判,以实现对柄谷理论之反思。本书最大优点是强烈的历史化立场,包括世界史的经济视角和理论的语境化,缺点是颠来倒去的叙述方式,一鸡三吃,次次都乱,捋清不易。阅可知柄谷如今需要由世界史向民族性回返
评分柄谷的论文集 集中处理日本这一“民族国家”和其“感性(鲍姆嘉通)、判断力(康德)、心理结构(拉康)”间的议题 比较认同的是围绕“帝国”和“帝国主义”这两个概念的论述 古典东亚的“中华帝国” 与近代日本推进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各种文化、宗教、艺术上的差异 想起导师的一句话“体面的日本学者都有中华正统的幻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