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本书讲述的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宋代的历史有时是有些害怕读读的,因为宋代给予的是太多的沉重太多的耻辱和悲哀,没有汉的“安得猛士守四方”的豪迈,也没有唐代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浪漫潇洒,即便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也在时代的冲击下往往未酬,最后只能“醉里挑...
评分“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时代与否,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到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林语堂说着这番话徐徐道来了自己深爱着的苏东坡。 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林语堂的《...
评分林语堂的英文是相当不坏的。几年前曾读过他译的《兰亭集序》英文,里面很有几条妙译,达意而不晦涩。 然而其中文写作往往油滑,浅俗,令人不堪。给人印象是小有才而懒,凡事应付得光鲜圆通即可,不愿多想一层,发人所不能道,所以少有值得掩卷太息的真知灼见。 本书对苏轼,...
评分 评分1. 初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约在1997年,当时读的是上海书店1989年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买过五、六个不同版本,其中中文的大都是张振玉译本,英文的有美国John Day公司的原版,也有外研社的引进版。有些朋友知道我喜欢这书,又送我几个不同版本。最近读的宋碧云译本《苏东坡传》...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评分这个译本不太好
评分看到最后一刻哭到不行,苏轼不愧为中国人的精神榜样,作者写作手法细腻深沉而引人入胜,把一个活生生的苏轼摆在你面前。可能是作者爱苏东坡爱的太深了,以至于有一些遍地王安石,人皆有闪光点王安石也是如此,并不是如作者写的那样难堪。不过这本书简直太棒了!
评分原文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但翻译的不好,对苏轼的吹捧过于主观了,中文名或许译为《苏轼评传》更符合本书。主要是从苏轼的政治生涯和他在失意时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方面来描绘作传。提到苏轼的职场经历是不可能绕过王安石的,林语堂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给王安石“翻案”,因此王安石祸国殃民的形象也不可避免。看到大部分的读者都很心疼王安石,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真是令人遗憾。心疼王安石大可不必,被他害苦的百姓害死的国之栋梁又有谁去惋惜呢?毕竟前朝及以前近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王安石都是误国之魁首。
评分林语堂是真爱苏东坡啊,把王安石写成了一个精神病,要赶紧找王安石传看看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