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龙龙,1962年生于北京。早年参加圆明园诗社。1984年发表诗歌作品。1999年参加诗刊社的青春诗会。几次获得诗歌大奖。出版诗集《旧鼓楼大街》《单门我含着蜜》《汉语虫洞》。
北京鼓楼市井出来的一个诗歌怪胎
...................
本诗集收录了殷龙龙笔耕不辍三十余年的精华之作。这是一位身患脑瘫症、行动不便的民间诗人,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和写诗,执着于文字之美。诗作既有自我叙述、内心观照,对生命的思考,对亲情与友情的歌颂,亦从更高的视角俯瞰现实世界,关注人间百态、书写各色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关注小人物本是诗人写诗主要的事情。诗歌不能总描写自我,那样会陷入泥沼;也不要总是夸海口,写大题材,那样容易假大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用一种风格去写,未免单调,充其量是一个匠人。
——殷龙龙
...................
※获奖记录※
殷龙龙于2012年获得由赶路论坛、《赶路诗刊》、“御鼎诗歌奖”评委会共同评出的2011年度“御鼎诗歌奖”。
...................
※诗人推荐※
他的诗写得是泥沙俱下,不是那种远方派也不是纯洁派,是真正的北京鼓楼市井出来的一个诗歌怪胎。
——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
一个孤独的诗人在充满荆棘的生存空间努力地扩张自己的感受。他的诗中看不到半点矫情、滥情,时刻涌动着渴望生命的激情。这些陌生新鲜的语码正是来自诗人对内心的逼迫。他不是抒情的,他是追赶的。
——诗人李南
诗歌易读,但是读懂一本诗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你看起来寥寥数字的诗歌,其实,每一字一词,写就都不容易。 一个诗人的风格,只能通过他写的诗歌体现,而一首诗歌里,从来不是诗人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 殷龙龙,1962年出,1981年开始写诗,1984年开始发表诗...
评分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虽然不及人类史的发展悠久、漫长,但追根溯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通过劳动生活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活动,由最早口耳相传的形式演变成现在的书面文字进行流传。 诗歌除却长诗形式外,一般具有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形式多样、结构严谨等特点。因此...
评分最早读到殷龙龙的诗还是在周云蓬主编的民刊《低岸》创刊号上。多年以后,周云蓬成为著名民谣歌手,而殷龙龙仍在靠捐款过活。 “你们替我朗诵/替我说出我的心里话”(《代替》) 朋友曾这样描述殷龙龙:“他的话是以字来计算的。最多的字可能就是成语。” 新媒体时代的诗歌传...
评分硬硬的柏油路上,环卫工用一把粗枝杈的扫帚将瑟瑟秋风吹卷的落叶归为一处,一些淘气的枯叶因风的鼓动,散落于行人的脚下。匆匆的脚步与颤抖的落叶只打了个照面,便急忙奔向前方,无数的未知或既定的秩序在等待他们。 我看到叶子在飘,风在吹拂 我看到阳光在消散,天空在远去 ...
评分大约是13年前吧,第一次接触到殷龙龙的诗歌,在当时东北的《诗潮》上,当时正是做文学青年的时候,也疯狂地读过一点诗歌,虽然也在一些牛逼的纯文学期刊稀里糊涂地发表过零星的几篇叫诗歌的东西,但真不懂,至今也觉得应该未曾入门吧。 诗歌是个玄妙而又私人的东西,好像刘...
画的名字叫静物 诗的名字叫无题
评分从后往前读,有些读不下去,就跳过了。
评分现实之疼包裹在词语中,如一颗颗盐粒。当词组成句段,再组成完整的诗,这仿佛是是盐溶于水的过程。最后,有些诗像一杯杯盐溶液,有些诗读起来像喝完白水之后嚼到了杯底的几颗盐粒,而有些诗是盐水结成的冰块。
评分泥沙俱下这个评语挺准确
评分“一生中 你三次遇到我 都是擦肩而过”“我想慢点 可车子绝不回头” 偶有金句 但是整体都有点普通且琐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