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生于东海岸长岛,历经了美国废除奴隶制的南北战争时代,当过排字工人、小学教师、新闻工作者,编过地方报纸,做过木匠、泥水匠、抄写员等,内战时期还曾做过战地医院的义务护理员。他以独特的自由体诗,揭露奴隶制的罪恶,讴歌民主革命和工业进步,赞颂人的权利和尊严,赞颂自然、劳动和创造,赞颂人类的光辉远景。这些诗,收集于倾其一生努力营造的诗集《草叶集》中。
著有《惠特曼全集》。
赵萝蕤(1912-1998),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专家。历任燕京大学教授,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译有惠特曼《草叶集》、艾略特《荒原》、朗费罗《哈依瓦撒之歌》、詹姆斯《黛茜·密勒》等。
《我自己的歌:惠特曼诗选》由赵萝蕤所译《草叶集》全集选出。赵萝蕤是惠特曼的热爱者、研究者和翻译者,被美国学者誉为“中国最重要的惠特曼翻译家”。惠特曼在《草叶集》初版正文中写道:“沃尔特·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老粗,一个宇宙。”作为一个诗人,他赞美个性,讴歌大众,宣扬自由民主,不愧为美国精神的伟大的代表者。他的诗是原质的,粗犷的,个性化的;却又宇宙般辽阔博大,包罗万象。他对后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十九世纪的美国而达于当代世界,且永远具有开创性意义。诗人以毕生的努力完成划时代的巨著《草叶集》。这是一部壮丽的史诗,自由、饱满、真实地记录了诗人自己和他的时代,并且展现了人类的未来。西方学者指出,惠特曼的诗歌往往通篇像演说辞、意大利歌剧和汹涌的大海。对于其中的丰富性,著名学者艾伦说:“一个人即使用终生的时间来研究惠特曼,也未必能研究透彻。”
2010年疯狂地迷恋这本书,崇拜作者“惠特曼” 无比霸气,无比爷们儿 一泻千里的气势、无所不包的容量 一种原始、野蛮、天然的纯洁和力量! 感觉像一个“混蛋”诗人,那么大胆、那么高傲。 头一次发现,原来并非所有诗人都是悲春伤秋,并非所有诗人都是多愁善感。 原来诗人也可...
评分 评分 评分我觉得这首诗是《草叶集》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首。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类诗的存在,《草叶集》才会从诞生之初就连遭厄运。在这首诗中惠特曼将性提到一个崇高的位置,饱含深情的赞美性爱和人类的肉体。这些文字是很直白的,十九世纪的美国处于一个比较保守的状态,所以惠特曼的诗被美...
评分译文很好,可惜不全。
评分你一定能从他那得到慰藉。
评分惠特曼的诗像贝多芬的赋格曲
评分最喜欢海一般的抒情。长诗、组诗远胜于短诗的惠特曼。
评分和上海译文1987版同名书不一样。选和编均无可挑剔,林贤治毕竟是有眼光的人,一首《我自己的歌》足以不朽。对赵先生这种大家不敢妄言,但语言转换过程中确实流失了一部分原文那种读出来就能感受到的力量,强烈推荐Library of America的黑皮英文书。收录了赵先生弟弟2013年追忆文章,最后一段如是说:“姐姐于1998年元旦逝世,时年86岁。北京大学对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桃李满天下的学人逝世表现之冷淡,至今还使我们这些亲人感到郁闷不平。”那是百年校庆的大喜之日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