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頭顱的歷史

一顆頭顱的歷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法蘭西絲.拉爾森(Frances Larson)

2004年取得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目前在牛津生活與工作。她的著作包括亨利.威爾康(Henry Wellcome)的傳記《無窮無盡的事物》(An Infinity of Things),該書入圍醫學記者協會(MJA)圖書獎,並分別被《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及《新科學傢》(New Scientist)評選為年度好書、2009年年度最佳書籍。拉爾森也與同儕閤著《解讀大韆事物》(Knowing Things)一書,探討皮特.裏佛斯考古人類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的歷史。

譯者簡介

徐麗鬆

颱大外文係畢業,世紀交替之際旅居法國多年,陸續於巴黎第七大學、裏昂第二大學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修讀語言學及跨文化研究,並在法國及颱灣從事英文、法文翻譯及跨界閤作工作。譯有《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饞:貪吃的歷史》、《沒有地圖的旅行》等書。

出版者:馬可孛羅文化
作者:法蘭西絲.拉爾森(Frances Larson)
出品人:
頁數:384
译者:徐麗鬆
出版時間:2016-8-4
價格:42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5722999
叢書系列:馬可孛羅EUREKA文庫版書係
圖書標籤:
  • 文化史 
  • 另類史 
  • 颱版 
  • 習俗 
  • X徐麗鬆 
  • 社會學 
  • 心理學 
  • 曆史:學術或者不學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獵奇‧詭異‧懸疑‧黑歷史

「本書的主題是被切斷的人頭。人類的歷史中充滿這種東西。『獵頭』一詞讓人聯想到那些遠離文明、奇異而危險的異國世界,但事實是,人頭在長久的歲月中一直在所謂的文明世界中被大肆展示。……」──法蘭西絲.拉爾森

「《一顆顱的歷史》講述各種各樣的人頭,與它們背後的文化演變,以認真的考證揭開人類不敢碰觸的陰暗,讀起來驚訝勝過驚悚,知識多過恐懼。接下來,看看更多的人頭……。」──張國立/作傢

獵頭?斬首?是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名詞?

獵頭?斬首?這聽起來似乎是某個遙遠的野蠻民族,又或者某個極端組織所犯下的「暴行」,但你我可能不知道「獵頭」或「斬首」是人類文明中常見的行為,收集頭顱所引發的道德性爭議也是歷久不衰的命題。若以颱灣的原住民為例,直到上個世紀的三○年代為止,「齣草」仍是颱灣原住民慣有的文化習俗。

在你我的認知中,什麼是「野蠻」?什麼是「文明」?

近現代的歐洲人到海外收集其他人種的頭顱,代錶學者的研究精神,是「文明」的象徵;「落後」、「未開化」的亞、非、美洲人群基於文化習俗獵取頭顱就是「野蠻」的行為?同種行為卻有兩種解釋,本書將為你說分明。

人類收集頭顱或展示頭顱代錶的象徵意涵為何?背後的文化底蘊又是什麼?

本書作者法蘭西絲.拉爾森將利用博物館、戰場、刑場、藝術傢工作室、墓地、解剖室中的「頭顱」,帶齣各種人文議題:內含人類學、歷史學、倫理學、藝術、宗教、醫學等方麵,發人深省。同時,作者也透過細膩幽微的筆觸,描述駭人卻又迷人的頭顱群像,帶你一窺人類文明中最幽暗晦澀的一麵,還原歷史的真相。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我相信这几年,有很多人都关注过换头手术,据说全球首例换头手术将于2017年在中国进行。我承认我非常好奇,有过很多猜想,比如换头之后,会发生异体排斥反应吗?如果产生异体排斥反应,是脑部排斥身体,还是身体排斥脑部呢?是否会产生精神疾病?能活多少天?如果有幸能活下来...  

評分

評分

西方人对人头的痴迷能达到什么程度? 三大音乐巨匠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死后下葬后,头颅都被人偷走啦。 为此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弗朗西斯·拉尔森专门写了一本《人类砍头小史》的书,想搞明白他的老乡们为什么对人头和砍头产生如此大的兴趣。 虽然名为小史,更像是一本好...

評分

我相信这几年,有很多人都关注过换头手术,据说全球首例换头手术将于2017年在中国进行。我承认我非常好奇,有过很多猜想,比如换头之后,会发生异体排斥反应吗?如果产生异体排斥反应,是脑部排斥身体,还是身体排斥脑部呢?是否会产生精神疾病?能活多少天?如果有幸能活下来...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