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第12版)(万千心理)

变态心理学(第12版)(万千心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克林
出品人:
页数:496
译者:王建平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8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84022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 
  • 异常心理学 
  • 万千心理 
  • 心理障碍 
  • 异常心理,心理咨询 
  • 教材 
  • 基础心理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作为变态心理学领域中历久弥新的经典教材,历经四十余年修订,在一代又一代心理学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下与时俱进。

本书第12版率先以DSM-5为标准进行全面更新,并对DSM-IV-TR和DSM-5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让所有变化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本书保留了原有编排体系的特色:

◆ 让素质—压力这一综合范式贯穿于对各类精神障碍的阐述之中;

◆ 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实现两方面的联系与平衡;

◆ 提供大量阅读材料以从个体、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这是一部畅销40年的经典变态心理学教材,全面介绍了变态心理学的当前研究进展、理论与治疗方法,备受赞誉。本书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变态心理学的概论与历史回顾、当前的研究范式、诊断与评估以及心理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11大类的心理障碍以及相关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新版增加的新内容包括:最新的临床案例专栏和探索发现专栏;同时更新了与最新的DSM-5有关的内容,采用了大量的图表阐释DSM-5与之前的诊断标准之间的异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根据最新的《精神障碍与诊断统计手册》(DSM-5)编制,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版本和内容都最新的变态心理学教材,由王建平老师团队负责翻译。在专业性上似乎无需置疑,但人格障碍那一章依旧有问题,在DSM-5中保留了十种人格障碍的诊断,在书中却只有六种,而且作者还坚信DSM-5只有六...

评分

根据最新的《精神障碍与诊断统计手册》(DSM-5)编制,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版本和内容都最新的变态心理学教材,由王建平老师团队负责翻译。在专业性上似乎无需置疑,但人格障碍那一章依旧有问题,在DSM-5中保留了十种人格障碍的诊断,在书中却只有六种,而且作者还坚信DSM-5只有六...

评分

根据最新的《精神障碍与诊断统计手册》(DSM-5)编制,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版本和内容都最新的变态心理学教材,由王建平老师团队负责翻译。在专业性上似乎无需置疑,但人格障碍那一章依旧有问题,在DSM-5中保留了十种人格障碍的诊断,在书中却只有六种,而且作者还坚信DSM-5只有六...

评分

根据最新的《精神障碍与诊断统计手册》(DSM-5)编制,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版本和内容都最新的变态心理学教材,由王建平老师团队负责翻译。在专业性上似乎无需置疑,但人格障碍那一章依旧有问题,在DSM-5中保留了十种人格障碍的诊断,在书中却只有六种,而且作者还坚信DSM-5只有六...

评分

根据最新的《精神障碍与诊断统计手册》(DSM-5)编制,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版本和内容都最新的变态心理学教材,由王建平老师团队负责翻译。在专业性上似乎无需置疑,但人格障碍那一章依旧有问题,在DSM-5中保留了十种人格障碍的诊断,在书中却只有六种,而且作者还坚信DSM-5只有六...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专业,本打算看完就二手书卖掉,看完没舍得,留着了

评分

重新读一次,和异常心理学差别不大。

评分

不想看讲义而看的拓展书目。很大的收获是对于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机制有了一些了解,比如人脑中的杏仁核和海马体在恐惧和调节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一系列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层结构对于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有点困惑,大部分精神障碍的性别比例都是女性多于男性,而涉及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类高攻击性和冲动性的,男性居多。这是生物原因?激素的原因?还是文化的结果? 看焦虑障碍是对什么恐惧的都有,感觉我的牙医恐惧也能稍微接受了,动辄的暴露疗法也让我下次一不做二不休,冲动去看牙医,躺在拔牙大夫的老虎钳底下有了底气???? 认知行为疗法说到底是思维和观念问题,看的时候总有隔靴搔痒之感,不过还是要了解,避免思维茧房。 解离性障碍想到《闪灵》,果然有很多导演还是很喜欢变态心理学的)不过有的时候多重人格竟然是一种扮演?

评分

不想看讲义而看的拓展书目。很大的收获是对于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机制有了一些了解,比如人脑中的杏仁核和海马体在恐惧和调节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一系列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层结构对于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有点困惑,大部分精神障碍的性别比例都是女性多于男性,而涉及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类高攻击性和冲动性的,男性居多。这是生物原因?激素的原因?还是文化的结果? 看焦虑障碍是对什么恐惧的都有,感觉我的牙医恐惧也能稍微接受了,动辄的暴露疗法也让我下次一不做二不休,冲动去看牙医,躺在拔牙大夫的老虎钳底下有了底气???? 认知行为疗法说到底是思维和观念问题,看的时候总有隔靴搔痒之感,不过还是要了解,避免思维茧房。 解离性障碍想到《闪灵》,果然有很多导演还是很喜欢变态心理学的)不过有的时候多重人格竟然是一种扮演?

评分

心理学必读书籍,内容全且简单明了。考研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