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Milgram,1933—1984),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曾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在耶鲁大学做了震惊心理学界的权威服从实验,在哈佛大学进行了“小世界实验”并提出“六度分离”概念,之后在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任教,获杰出教授荣誉。他所获得的其他荣誉和奖励还包括:福特基金奖学金、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社会心理学奖和古根海姆奖。
如果上级的命令与我的良心相冲突,我是否应该服从?这是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会扪心自问并深刻思考的问题。
1960年代,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系列以服从为主题的实验,打破了人们对个人道德的自信和对自由意志的迷信。
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者招聘40名来自不同职业的市民,告诉他们参加一项名为“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他们充当“教师”,在实验者的指令下,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对“学生”施加强度和痛苦程度不断增加的电击。尽管“学生”以各种形式反抗,有26名受试者在实验者的命令下坚持到最后,对“学生”施加了最强程度的电击。
米尔格拉姆改变实验的要素,做了19个独立实验,实验对象多达1000人。这一实验的设计与结果震惊了全球心理学界。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心理学家在不同时期重复了这一实验,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
在本书中,米尔格拉姆完整记录了这19个实验的设计、过程、结果以及部分受试者在实验中的反应,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度分析,揭示了在等级社会中服从权威现象的社会及心理原因。
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彼得·辛格评价说:“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不加批判地接受权威的危险。”
握住“刀”的“手”和控制“手”的“脑” “手”的冷漠,麻木,侥幸,暗喜 “脑”的旁观,重复,权威,架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底线的一次次试探与屈从 责任的一遍遍推卸与妥协 “手”本也有自己的想法,却被“脑”一步步控制成了机械动作 善良也可作恶,软弱逃不过悲凉...
评分读完这本《对权威的服从》,我和著作者一样都对这个实验结果失望不已。人们是那么服从权威,又那么难以反抗。可是当我们愤愤不平指责那些历史罪人,尤其是“刽子手”身份的人时,读完这本书,也不免产生了一丝的同情和怜悯。 犯错的究竟是谁?如果仅仅只是权威人物发号施令,但...
评分在了解自己之后,我对人”性本善“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都在暴露出你不是一个好人,虽然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行为,但以小窥大,从0到1的跨越其实并不是特别困难,在没有知道“艾希曼”这个名字和”米尔格拉姆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之前,我也...
评分1 1960年,纳粹头目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抓获,押往耶路撒冷接受审迅。艾希曼是纳粹德国高官,曾在二战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他签发了很多骇人听闻的文件,包括对数万犹太人执行死亡命令,可以说是一个双手沾满了鲜血的刽子手。 那这样一位恶贯满盈的战犯站在军事法庭审...
评分给四星,是因为我期待还能读到更精彩的书。这本书挺吸引我的,一口气能读完,本想写篇长长的书评,后来想想还是罢了。心理学的书剖析人的本性,越经典的书剖析的就越准确越彻底。然后,你会发现,读完这本书,走在大街上,看到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你想到书中写的人性这些人身上...
已购。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文字总结,其实还设计了不同的小项目,很细致~服从问题并不完全是一个心理问题。社会的形式、形态以及发展方式,都与服从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许曾几何时,人类在任何情境中都能作出完全人性化的反应,因为他们是以“人”的形式融入其中。但是,一旦社会出现劳动分工,事态就出现了改变。跨过某个临界点,社会就分裂成了人们在各自的部分中执行局限性的具体工作的局面,这消除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人性特征。他向权威屈服的同时,也就与他的自我行为疏离了。代理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个体认为自己是执行他人意愿的代理。个体认为自己对指引其行为的权威负有义务,但对权威命令的行为内容却不承担任何责任。个体的道德感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关注点:下级会因为是否充分完成了权威要求的行为,而感到自豪或羞愧。
评分真正的等级追随者会深入到他的团体内部,比如他信奉的宗教过所属党派,他的身份已经完全交给了这些团体。
评分实验是经典的,这本书最有意思的点是对于部分参与者的访谈,普通人是如何对待“权威”的,人性果然是经不起检验的吧
评分我们应该正视人性当中的黑暗一面。
评分用译者的话来概括这本书和米尔格拉姆实验最恰当不过:“如果你参加一个实验,要你使用不断增加的电击伤害另一个人,你会怎么做?你肯定会很确定地说:我绝对不会这么做,这种行为违背了我的道德原则。”但是斯坦利. 米尔格拉姆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却通过他的服从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们普通人,很有可能只是为了服从权威,而没有底线地伤害无辜的他人。在那一刻,所有的道德原则都消失了,因为我们不再是”我“,我们变成了权威的”代理“,变成了一个等级机器中的零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