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洪子诚 文学史 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 中国文学史 文学研究
发表于2025-01-08
材料与注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收录了洪子诚教授最新的学术论文:主体为对部分当代文学史料的钩沉,以材料与注释相对照的形式呈现,材料包括重要讲话稿、会议记录等,注释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事件、人物关系,展现出历史现场的复杂局面,使得不熟悉当年材料的学生及研究者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另外的文章为对于当代文学史写作及教学的探讨。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人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很神奇的书。我是说读起来的那种双重声部。洪老师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史料材料加入并试图代替文学史叙述。这种叙述方式可取,但不是论的形式。客观讲材料摆史实是可以,引注释,讲例子都是方法,但最不能站在道德的一个新高度来诠释。洪老师梳理或者说摆出来的道德问题有一定自我反省,将沉重的事实摆出来,试图寻求一种安慰,这在上代人叙述中时常见到。他现今对当代文学史“一体化”论断的反思,也是值得考虑的。这种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更多见材料,更接近的是史了。就是读注释真是太累了,好多都没看过,想看所有注释原文…
评分新体裁。派生意义完全要靠从注释里寻找。但没有历史对比,在现在信任危机的语境下读者容易读得战战兢兢。。
评分最震动我的地方在于洪老师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自身判断的信心,及与不完美的和解。
评分《材料与注释》是洪子诚对其经典讲义《问题与方法》的最新回应。作者尝试用双栏对比的模式,在全书上半部分以材料编排来展现文学史叙述的一种可能,注释与材料各成一体又相互解析,即教会后学如何分析材料,同时也教人如何学习领导讲话。本书在后半部分收录了多篇作者有关作家、教授、大学与文学史写作范式四者关系的反思,可谓直面现实,针针见血,其文风独树一帜。
评分“你无论如何虚构荒诞情景,也超不过现实已发生的一切。”#这书气味超大!!为什么要这样……感觉能当蚊香用。
对洪子诚先生的认知,最初来自厚厚的考研资料中那本《中国当代文学史》,今天还要郑重的加上这本《材料与注释》。 无数深重灾难被一遍遍地重复后,对那些未曾亲身经历者或“无意识地作恶者”来说,是试卷上浮躁写下的回答,是“怨曲失欢”的祥林嫂般的诉说,是数年后获取的光鲜...
评分文/吴情 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很多读者都会为“十七年”文学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头疼。倒不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形式上太过创新、太过先锋,而是文学和意识形态的联系极其紧密。文学文本的意义解读,很大程度上不是分析其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而是文本中蕴含的叙事...
评分对洪子诚先生的认知,最初来自厚厚的考研资料中那本《中国当代文学史》,今天还要郑重的加上这本《材料与注释》。 无数深重灾难被一遍遍地重复后,对那些未曾亲身经历者或“无意识地作恶者”来说,是试卷上浮躁写下的回答,是“怨曲失欢”的祥林嫂般的诉说,是数年后获取的光鲜...
评分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向来是文学批评的两翼,今天当代文学的繁荣更多依靠批评而忽略了文学史研究。洪子诚老师的《材料与注释》将史料钩沉,整理出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再加上详细的注视,开拓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当前研究的最新成果。
评分对洪子诚先生的认知,最初来自厚厚的考研资料中那本《中国当代文学史》,今天还要郑重的加上这本《材料与注释》。 无数深重灾难被一遍遍地重复后,对那些未曾亲身经历者或“无意识地作恶者”来说,是试卷上浮躁写下的回答,是“怨曲失欢”的祥林嫂般的诉说,是数年后获取的光鲜...
材料与注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