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每天写一千字/3
人应该活得更加有心一些,人家有心的人装修一套房子,就能写本装修指南;人家有心的人生一个娃儿,就能写一本育儿圣经;人家有心的人出去玩一圈,就能写一本旅行游记;人家有心的人哪怕只是爱美,都能写一本美容宝典……
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8
古道热肠地给同事介绍了个对象。后来,听说见面了,我便关心下后文如何。同事说,他对我的个人问题似乎不好奇,倒是很好奇我的职业,自始至终都在问我出书的各个环节、各种细节……
那些和一本书有关的人们/13
一本书诞生的过程,就要经历数十种工序,期间充满了斟酌、涂改、核对、计算、测量、雕琢,辗转十多人之手,文、武、商、艺……一应俱全,机器大生产的效率操作有之,手工匠人的耐心打磨也有之。
怎样的书?怎样的出版社?/21
严格来说,在法律政策规定范围内出什么主题的图书,都是市场行为,都是合情合法的。因此,不管是中国戏剧出版社出一本法学专著,还是中国法制出版社出一本戏剧读物,从出版范围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正常的……
作者的作品与人品/27
选择什么书来读,本质上是很私人的事情。不过,我觉得还是不必看所谓的人品,因为,书的内容本身是我们可以自己判断的,若非真的与作者有过交情,那些不知转了多少个弯儿才到我们这里的八卦传言,又怎么知道有几分真假呢?
书是一切好东西最终的表现/32
就是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节奏变得怎样地快,它都不急不缓地诞生,急也急不得,缓也缓不来,它等着历史走过,记录历史,它等着喧嚣沉寂,留下喧嚣,它是这个世界最长情的表达。它慢慢地产生,慢慢地被消费。
印张和码洋/38
每个行业中都有自身的行话,行内人一提就懂,而行外人听起来不知所云,懵懵懂懂像听江湖黑话。印张和码洋这两个术语算得上是出版行业中最典型的这类话了。
书的“身材”和“衣裳”/42
开本和篇幅是书的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封皮是书的衣裳,或明或暗或素或艳。对书的身材和衣裳的选择和取舍,是将一本书从形式上扮美扮靓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审美,甚至更需要对书的内容的了解乃至熟稔。
译事之多艰/50
一个叫lampe的人名,如果是德国人、挪威人或瑞典人,要翻成兰珀;如果是匈牙利人,要翻成兰佩;如果是英国人要翻成兰普;如果是法国人要翻成朗普……
后记里的春秋/55
有的作者爱好舞文弄墨,文采飞扬,作后记时再逢诗兴大发,赋诗一首,颇为风雅。有的作者笔风朴实,可以想象平日里应该也不是那种妙语连珠、舌绽兰花的人。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位作者在后记里,感谢她的妻子。措辞是“祝她好人一生平安”,平常朴素到让人诧异。
为什么人们总说没有好书可读(一)/60
渐渐地,人们说好书少了,没有好书。曾听到一位朋友说“我现在根本不读书,因为没有好书”,其实我了解的他,以前也不怎么读书,但是这话说了,我就懒得揭穿了,人艰不拆嘛。
为什么人们总说没有好书可读(二)/64
作为编辑,心理要强大一些,当听到有人抱怨没有好书可读的时候,我们作为图书的生产者之一,还是要坚定信心继续做下去,有的时候是会有人说这书很好,只是我们恰好没听见。
律师,你一定要出版一本书/68
作为策划编辑,在与作者合作中,我每次都要提及且不厌其烦地进行强调的一个八字写作期待,便是“体现水平,超越水平”。
图书终将会变成奢侈品?/73
经常有人问,书店会消失吗?传统出版会消失吗?如果消失不是指死光光的一种结果的话,我想,这个问题是肯定的。书店在逐渐消失,第三极关了,光合作用关了,重庆南路的书店关了,但是,不会彻底消失。
·
编辑不是和是什么/81
具体来讲,编辑既是让想法变成书,把书稿变成书的人,也是这种人从事的职业。他们历经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眼力劳动于大成者的各种流程,各种环节,然后见到了——书。
所谓的“资深编辑”/92
大千书架,芸芸众书,每本书都有它或畅销或滞销的命运吧,那么,编辑的艰辛有什么重要呢?如果觉得一本书没有得到读者认可甚或口碑相荐,是辜负了编辑所有的艰辛,那编辑未免太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了,作者写了那么久,那心血,谁可惜?
做编辑久了/96
离开的同事再回来,看上去面色红润,聊起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表面上我也会打趣说,你们脱离苦海了,精神饱满,气色不错,看我们灰头土脸,面如菜色。不过,内心里,还是喜欢这个职业,最内心深处,想,我这么说是对这个职业的谦虚吧!
略懂:工作和生活的万金油/100
刚毕业进入出版社那会儿,我找了许多关于编辑经验、编辑技艺方面的书来读。印象比较深的有一句充满调侃的话,说,编辑就是和任何人都能聊五分钟,但是到第六分钟就不知道聊什么的人。
编辑比作者更高明吗/105
有时,我想,之所以现在的编辑不像以前那样都是全社会中学问最出类拔萃的人,也许也是因为,大以前那种年代中编辑审稿主要是靠肚子里的学问,学问不够精深,底气就不足,能力就不够;而在我们这个年代里,搜索引擎、数据库、图书馆,更多知识都在体外,只要有对问题的敏感意识和出色的检索、查阅能力,不用满腹经纶也能取“外腹”为我所用。
阅读的历程/110
有人喜欢问读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有人反感这样的问题,总觉得通过读某本书就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忽然间改头换面,有点邪乎……
·
编辑的权力/121
如何提高编辑的审稿能力,妥帖地行使编辑的权力,遵守出版纪律,也尊重作者的表达,尽可能地给作者的稿件进行补强,修正其谬误,增添其光彩,让作者评价为“那是一个有水平的编辑”,这既是一个编辑的职业追求,也是社会分工中编辑存在的意义吧!
选题策划的N字诀/126
法律编辑选题策划的思路,简单地总结了几个“四字诀”——“移花接木”“顺藤摸瓜”“触类旁通”“金榜题名”“道听途说”……
书名儿背后的故事/133
赵云说“吾乃常山赵子龙”,如果说“吾乃石家庄赵子龙”,前者的英气消失一大半;有种丸子叫撒尿牛丸,听说好好吃的,也被推荐过很多次,我却从没提起过品尝的欲望……人名儿,地名儿,食物名儿皆是如此,对于一本书的名儿,也不例外。
谁来荐书读者最买账?/137
出版社出了一本好书,以怎样的方式让读者知道这本书,选择这本书,并读到这本书,方才不辜负出版了这一本好书?
那拥有三十多个版本的学术书/142
文化产品本身也有其个性,也更该有其个性。良性的竞争有利于读者选择更优质的内容,我们编辑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策划本身,也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内容,那不论何时,白纸黑字放在那里,都无愧于心。
在书店遇到“马云”/146
能够策划、参与凝结思想和价值的传世之作,肯定是每个有追求的编辑都有的梦想,但是梦想离现实的距离总不是一步两步。如果梦想都那么容易实现,梦想也就不那么值得追求了。
如何出版一本译著/153
译著的出版除了与一般图书相同的选题、审稿、制作等流程,还有一些特别的环节。如果说出版一本书是一件操心的事情,那出版一本译著就需要格外操心,那么,认真做好有价值的译著,也是对额外的操心有所交代吧。
“老师”到底是什么意思?/163
随着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氛围,选择使用适当的称呼,这应该算是编辑和作者打交道的必备沟通技能,同时,我们也从作者对自己的不同称呼中,敏感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将其艺术性地化解……
总有乐趣在其中/167
行业自嘲流行到改诗以言志时,就出现了:青冥浩荡不见底,做了编辑伤不起;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改稿件;商女不知亡国恨,做个编辑不好混;忽如一夜春风来,桌上稿件排成排。风萧萧兮易水寒,加班一去兮不复还……笑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何以淡定?唯有念经/175
饱受蹂躏和摧残久了,编辑的内心都很强大了,表现在可以对错误进行自我嘲讽,并从自嘲中获得快乐,也算琐事烦事生乐事吧。
附录:一本书的诞生——以我策划的第一本畅销书为例/183
附:那些年,我们舍不得放弃的飞机稿/194
后记:因为爱,所以不客观/197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