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阿城先生经典短篇小说集,收录了70篇作者的短篇小说,其中有十多篇是之前版本的《遍地风流》没有,这次新添加的。
阿城自序里说,“遍地风流”“彼时正年轻”和“杂色”中的一些,都是他年轻时在乡下无事所作,而年轻气盛,不免轻狂,这些一个个风流故事便是轻狂下的果,三十年后整理旧作,竟也脸红,但却不得不折服于自己曾经的状态,年轻而任性的志气和腔调。换一种说法或许就是天赐的才气...
评分论吃面条儿,我更爱黄酱。先蒸再糗,配上肥肉丁下锅炸,比芝麻酱香呐。 论配馒头,首选酱豆腐。整坛买回来,新馒头抹点儿糨的,剩馒头沾点儿汤儿,各得其所。 就算吃涮肉,吃的也是肉,芝麻酱终归是个调料,还得靠韭菜花提气。 你说说看,什么时候你会首选芝麻酱呢? 回身细瞧...
评分 评分1984年7月,《上海文艺》刊出作者署名阿城的小说《棋王》。这篇小说写文革期间一群知青的传奇遭遇。以他们懵懂下乡支边起,以其中一人邂逅无名老者,钻研棋艺,搏弈较技为高潮。全篇文字遒劲精致,情节紧俏动人,在彼时伤痕、反思文学的狂潮中,自然独树一帜。《棋王》一出,先...
评分如果说在当代作家中,有鲁迅精炼有力之笔法者,我会首推钟阿城。阿城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文革中下乡十年,先后去到了山西、内蒙古和云南。阿城的成名作是他发表于1984年的《棋王》,《棋王》的出现,一反八十年代让大家涕泗横流的伤痕文学,让中国书写伤痕、反思历史的模式发...
阿城的小说气儿足,状态入得快,走得也快,似快刀切豆腐,剖面齐整而剔透。接近文言式的白话,干练、精道,像白面一般,粗览平淡无奇,细读之下字字饱满生动。在阿城眼里,荒诞成了日常,真可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城市文明在“粗俗不堪”的乡野文明面前赤裸着身体,不堪一击。粗俗到了极致,就是乡野的美。与其涕泗横流,软弱无力,倒不如抛之脑后,享受狂野的自然。哪里有“野”,哪里就有风流,要不怎说“礼失求诸野”?文明莫衷一是,乡野还是热烈酣畅
评分唯二还行的 多亏了查建英
评分看完这本书,开始学着写小说。
评分阿城的小说气儿足,状态入得快,走得也快,似快刀切豆腐,剖面齐整而剔透。接近文言式的白话,干练、精道,像白面一般,粗览平淡无奇,细读之下字字饱满生动。在阿城眼里,荒诞成了日常,真可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城市文明在“粗俗不堪”的乡野文明面前赤裸着身体,不堪一击。粗俗到了极致,就是乡野的美。与其涕泗横流,软弱无力,倒不如抛之脑后,享受狂野的自然。哪里有“野”,哪里就有风流,要不怎说“礼失求诸野”?文明莫衷一是,乡野还是热烈酣畅
评分阿城的短篇小说里大部分是一句话就能讲完的简单故事,吸引人的是他口语与诗意并重的文字,还有对民俗的描写和对时代伤痕的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