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印度之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被母校聘为荣誉研究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莫瑞斯》(创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两部短篇小说集《天国公共马车》(1911)和《永恒的瞬间》(1928),后合为《福斯特短篇小说集》(1947);以及广受好评的小说评论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原为在剑桥大学的系列演讲)。

福斯特作为小说家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他将各种典型性格人格化的高超能力、他对于人性中卑鄙与高贵间激烈斗争的出色描绘、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圆形人物”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明晰风格。作为著名人道主义者的福斯特在作品中高举“理解”与“同情”的大旗,强调精神与物质之间、人与人乃至不同的民族之间“只有连接起来”,人类才有希望。

福斯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饱含幽默和反讽,既有精巧严整的情节,又极富象征乃至哲理意味,将艺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地融为一体。福斯特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E. M. 福斯特
出品人:
页数:496
译者:冯涛
出版时间:2016-9-1
价格:CNY 6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2339
丛书系列:E·M·福斯特文集(2016版)
图书标签:
  • 英国文学 
  • E.M.福斯特 
  • 小说 
  • 外国文学 
  • 英国 
  • 印度 
  • E·M·福斯特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莫尔太太和阿黛拉•奎斯蒂德小姐结伴来到印度的小城昌德拉布尔,探望担任殖民地官员的儿子和未婚夫,她们很快就感觉到陷入那与世隔绝并充满偏见的英印社会当中,为了能探索“真实的印度”,她们跟当地的一位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成为朋友,并在对方的热情邀请下同游郊外的名胜马拉巴尔石窟。在精神恍惚间,阿黛拉感觉受到了阿齐兹的攻击,由此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英国统治者与印度民众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双方成为针锋相对的两个敌对阵营。当地公立学校的校长塞西尔•菲尔丁公开站到了为阿齐兹辩护的阵营,在庭审过程中逐渐认清真相的阿黛拉也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终于洗脱了阿齐兹的不白之冤。

《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被公认为作者最优秀的文学成就;小说不但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更脱出政治与民族的窠臼,力图指明人类在一个至今尚不为我们的头脑所理解的宇宙中生存的困境,致力于探索整个人类何以自处、共存与救赎的终极道路。小说极富象征意味与哲理深度,既引人入胜又诗意盎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2016年新版,布面精装,装帧漂亮,冯涛翻译,句子靓丽,零星笔法古旧,如常用到的句式:“雅不愿……”(就是“极不愿……”的意思嘛。) 中心事件——由石窟之行而导致的诉讼官司,几乎发生在全书篇幅的正中间,此事导致强烈效果,促成纷乱,使印度人士和英方的纠葛发酵,令东...  

评分

“超高级知识分子”说法是翻译作者在序言里提到的,一开始看到这个说法,内心有点不由自主的讪笑,看完全书后的几天内,自己都有一种浑身通透的感觉,简单的比喻是有一种游戏升级的幻觉,对“超高级知识分子”的说法,我也就不再持有怀疑,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圣贤书,或者文明的...  

评分

抄录书中极短的一章。其间的文字有大美。交错的人,事,和物,走笔一处,又荡开去,起伏开合,大波浪里亦有细碎的水花闪烁。 Chapter 10 THE heat had leapt forward in the last hour, the street was deserted as if a catastrophe had cleaned off humanity during the in...  

评分

E.M.福斯特是个绅士,可是像我一样有真知灼见,他说:“大多数印度人,像大多数英国人一样,是狗屎。”你看,可不只我一个人认为人类基本上是个由SB组成的物种。2007年,我好像是在一个火车站里遛遛哒哒,偶尔坐下来卖个呆儿,我看见天下熙熙,全是SB,天下攘攘,一如既...  

评分

人种的观念,民族的观念,宗教的观念,性别的观念。就像人类的显性和隐性基因一样,总有一样支持或主导着人与社会不断的发生关系。 带着反思的头脑在人生的轨迹上走下去,会不断被这两类基因的冲突所警醒而发生矫正;坚持某一种观念,会不断触及这个社会的边际而产生各种各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福斯特的东方之见

评分

真的不喜欢福斯特 或者是翻译不好吗?这么简单的故事 小情绪写得太多了 看得头疼

评分

福斯特的东方之见

评分

神秘喧闹的恒河,过时的小说

评分

打了三天点滴看完印度之行的三个部分:伊斯兰教清真寺(凉季)-佛教石窟(热季)-印度教神庙(雨季),有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工整,囊括了殖民地时期印度不同的阶层、宗教、男和女,扎实且洞悉人心,对于比日常经验巨大得多的超验感受亦有着笔,却并不耽于神秘。爱比观点更重要,剥离掉民族、宗教的壳,有什么比两个个体之间坦诚相见的爱情/友情更值得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