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史学泰斗,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系统阅读各种文史典籍,其后专治史学。24岁时在东吴大学教国文历史,此后任教于不同学校,专心致力于文史研究与教学。
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以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 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决...
评分本书原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估计是这名字实在是太土了,于是便改了个名字,只是这改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又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快消读物。 据说这本应该是作者最通俗的一本通史了,但是:1.300页不到的一部通史,可想内容的提纲性特点;2.本书已经是白话了,但是作...
评分《中国通史》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为民国时期的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历经数月,通过微信读书,终于拜读完毕。 吕老旁征博引,涉猎极深,其治学之谨严,考据之严密,仅从书中的注释引用之繁复,让读者以窥冰山一角叹为观止。 不...
评分编辑千万条,了解第一条。 设计不规范,作者泪两行。 该书绝对是一本好书,但是编者确实是太敷衍了!为了卖书,给它改了个及其烂俗的名字不说。竟然还将第一章第二段中,吕思勉所不赞成的观点直接引做书皮简介。 实在是让人怀疑编者是不是根本没有读过该书,只是随便从书中选择...
评分第一次听到吕思勉先生的名字,是在易中天的《品三国》。那时候只是12,13岁,只觉此人观点颇为新颖,能让易中天多次提及、引用。上了大学,才在图书馆借了此书,一睹了吕先生的风采。 原先我借此书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我对中国史中的战国、汉、三国、北宋、民国时期较...
大纲式读物,读不下去中国通史的也许可以退而求其次读一读这本,但这本也不薄了。总体来说算有条理,但依旧不算好读,需要耐心。
评分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我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评分国别史和世界史论述的角度是不同的,泱泱我大国几千年文明的行程,文化,习俗,思维和政治体制的独特性是涉及到地理、区域、气候、植物、饮食习惯、地缘、周边民族同化等多方面因素糅合而成。国别史不应该是政治史,也不仅仅是文化史,虽论国,但应跳出国而以世界之眼光审视国之历程。西方重科学实践,东方重大同人文。从本书的写作方法也可看出,考据和引用不多,作者个人论述较多。当然,那个时候中国考古学萌芽而已。总体来讲,可做入门,但需辩证的去读。另外,白话文确实容易有歧义,主谓宾经常省略,很费劲。
评分本书的有趣部分在于,与其他历史书不同,本书既述往事,又论成书之当下,又述其来者。 尤以论成书之当下的部分为最佳部分。
评分一本书涵盖几千年历史,言简意赅,读完甚至佩服吕思勉先生。只不过,用语偏向文言,较难读懂,加之为“简史”很多故事都被掠过,不太适合想对各个朝代深入了解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