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上,你是否寡言少语,不敢跟人打交道,只想离群索居?在工作上,你是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认为自己必将一事无成?在爱情和婚姻上,你是否害怕与异性相处,一和对方说话就会面红耳赤?自卑的你是否为此深感绝望,却无法超越?
在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看来,如果无法处理好早期记忆中所累积的不幸、苦难和创伤,个体就会遇到上述问题,甚至会陷入自卑的泥潭不可自拔。他让我们认识到,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正是对这些痛苦的理解决定了我们是谁 —— 真正主宰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经历过什么,而是我们赋予这些经历什么意义,以及用什么方式应对它们。
作为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心理学经典,《自卑与超越》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源自意识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有价值的个体,值得被人需要和认可。因此,如果能够努力工作,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我们不但不会感到自卑,反而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由和温暖的世界中。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及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古典精神分析的三大代表人物。他曾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和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人。阿德勒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神经症的性格》《理解人类本性》《人类面临的挑战》《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
1986年,安徽宣城 新华书店,高中生的我,进去瞧了瞧,看了看封面,读了读前言,翻了翻内容,读了两段文字后,决定花1.60元买下来。不贵,真的。(1984年年底的通货膨胀,令万元户已不再是罕见了。) (如果你想知道当时的封面 ,可以看一眼:http://www.douban.com/subject/1...
评分 评分很多空话,营养不多,有些时候感觉作者很像圣母。尤其把人生意义简单定义为为他人做贡献,然而却说不出为什么简单地只是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服务人生意义是什么。作者认为留给人类后世的遗产都是大部分人认为有意义的并且是为他人做出贡献的作品,所以我们要以为他人做贡献而活...
评分总算看完了。感觉每个心理学大师都有自己特定的立场,而且能把他们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发现的理念结合起来,解释的都挺完美。这位大师的立场就是把心理问题归结到合作上~用个没有嘲弄意味的比喻,很像“盲人摸象”。 个人很喜欢本书结尾他对于婚姻关系的解说“我们居住在地球上,...
根源于“存在主义的焦虑”,在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合作能力时,因退缩而使得自卑成为可能。
评分所有的神经症症状都表现出受限制性的行为。在口吃者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态度犹豫。残余的社会兴趣推动他与人交往,但他又自我菲薄,害怕尝试失败,这都与他的社会兴趣相冲突,结果他在言语上就会犹犹豫豫。学校里的“后进”儿童,三十来岁仍无工作的人,逃避婚姻问题的人,不能重复相同动作的强迫性神经症患者,过度疲惫无法面对白天工作的失眠症患者,这些人都表现出一种自卑情结,阻止他们在解决生活问题上取得进展。我们已经说过,自卑感本身并不异常,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原因所在。例如,人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意识到自己需为将来有所准备时,才有可能取得科学进步。科学进步是人类改善自己的命运、更加了解宇宙,以及更好地与之相处的结果。确实,依我之见,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
评分三星半。现阶段的我跟阿德勒的缘分未到。
评分根源于“存在主义的焦虑”,在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合作能力时,因退缩而使得自卑成为可能。
评分个体心理学的开端,阿德勒逃开了老师弗洛伊德的性本源心理套路,从探究本体对内在寻求的目标出发,对一些现象给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简述一下,人类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职业,交际与婚姻。三者都表现优秀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个人。 最为推崇的目标在于通过与他人合作,促进社会的进步。Inspiring 不足在于,整本书的逻辑挺弱的,有一些理论性在各个章节重复叙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