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一对旅美夫妇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这对夫妇用历史的厚重感,以一个经历过“文革”洗礼的普通中国人的视角、勤奋、用功,收集和研究了大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事例,用生动的语言、可信的细节、严谨的治学和研究态度,为我们另外一些普通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民主发展历史的窗口。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等。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扫起落叶好过冬》一书分成五辑:**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治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
五辑文章的故事性都很强,不仅情节跌宕起伏,内涵亦复深厚,读者于轻松的阅读中不难感受到思想的力量。
我记得看过林达的某本书里说,美国政府是不能偏袒某个宗教的,我有点疑惑。他们不是经常在法庭上手按《圣经》起誓吗?有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评分林达所说的是正值中年经过那个年代被吓呆了而失语的原因;他们说出了以年轻的时光和生命经历那个年代后站在另一种文化的平台上(很遗憾的是不能否认那是较高的)在远离红色热土后沉淀下的思虑。而这些对如我般晚来的观众而言,那些擦身而过的躁动,狂乱和血腥都那么的没有头绪一...
评分 评分钱钟书说读者读了文章后无需找寻作者,就像吃鸡蛋别挂念母鸡那样。但是开始阅读《扫起落叶好过冬》之后,我渐渐地想去知道,母鸡在下不同的蛋时有没有不同的感觉,尤其是林达还是两只母鸡的合称呢。已经读完2/3了,几天来总在深夜时,才能看几个美国故事。 《南方周末》曾有一...
评分朋友的推荐,林达是潜心研习历史人文的作者,文风厚重深沉很有魅力。美国的历史和司法史,也许多年以后再次品读又有不同的感受,但关于《汉娜的手提箱》以及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章节,看完后哭的一天世界。想必不再会轻易去读了,在历史的沉重,战争的残酷里那些活生生的...
林达夫妻档和薛涌先生一起在《南方周末》上对我的公民意识进行过启蒙,正如《公民读本》第一课是“个人”,个人和世界的各种关联所激发的矛盾,有的人是治标不治本淡而化之,拜托下次不再噩运缠身就好,有的人则会从制度层面找原因,真正地介入法律政治,比如龙应台先生干脆以身试政。所幸,行动派之间都是彼此尊敬的,是真知识分子而不是犬儒主义者。本书有游记,有案例,有读后感,也有历史的探赜索隐。“不要同情罪犯”,捍卫法律的程序正义,我同意后一半;劳工阶层子弟的self-esteem估值过低,这个同意;对武力手段的部分接纳和对“相对和平主义”的否定,我也半同意。林达的法学修为我是敬佩的,谈历史要么太感性,要么不作减法,有点余秋雨,余大师是中老年郭敬明,不对我胃口,故事性过强而思辨不足嘛。
评分世界近代史老师推荐,今年完完整整读完的第一本书,写得是真好。讲历史,讲哲学,讲法制,这些东西太容易讲得艰深了,能向林达一样讲得这么清楚又有趣还有思想深度真的难得。
评分挺好的,就是前面几篇真的浓浓的高中议论文素材味
评分很喜欢“阿米绪的故事”,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文笔很好,发人深省。
评分挺好的,就是前面几篇真的浓浓的高中议论文素材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