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阿剋洛夫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經濟學首席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阿剋洛夫將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引入經濟學理論,其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學、貧睏問題、傢庭問題和貨幣政策等。他還與羅伯特·席勒閤著瞭另一部重要著作《動物精神》。
羅伯特·席勒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標普/凱斯-希勒全國房價指數聯閤創始人、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他還是一位暢銷書作者,在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動産等方麵著作頗豐,包括《動物精神》(閤著)《非理性繁榮》《金融與好的社會》《新金融秩序》等。
自亞當·斯密以來,經濟學的核心信條就是:自由市場製度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但現在這隻“看不見的手”已經變成瞭隨時準備絆倒消費者的“看不見的腳”。
兩位諾奬得主喬治·阿剋洛夫、羅伯特·席勒認為,市場在為我們帶來福利的同時,也帶來瞭災難。普遍存在的人性弱點、信息不對稱等讓我們成為“釣愚”中的受騙者。
作者曆數從投行到政客,從汽車銷售到房地産中介,從煙廠到酒廠,從食品廠到製藥商,從信用卡到廣告,無不存在“自由的欺騙”。他們以一個個生動的事例、詳實的數據、幽默的闡述揭示瞭從日常生活到金融、政治等層麵的富有想象力的釣愚手段,從另一個角度反思瞭金融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釣愚不僅讓普通大眾損失慘重,而且帶來瞭前所未有的係統性風險,導緻經濟崩潰。
作者進一步強調,如果政策製定者、經濟學傢和普通大眾都能意識到釣愚的普遍存在,就能辨明和杜絕可能導緻嚴重危機的欺騙問題,從製度創新、市場乾預等方麵實施更有效的監管,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從而增強對經濟危機的預測和把握,讓“看不見的手”更好地為經濟、為社會服務。
這本書無疑將永遠改變我們看待市場的方式,並改變我們在未來應對釣愚的選擇。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經濟運轉的人,這本書將提供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而對於生活在當下的每個人來說,這本書更是不容錯過。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强烈地质疑形式主义,尤其是在司法和经济领域。 这得归因于他们引以为傲的"实用主义哲学(Pragmatism)":对于问题的思考注重事实、讲求实际效果,排斥抽象的讨论和先验式命题,重视问题能否具体妥当解决,而不强求形而上学的统一解决。 在...
評分打开这本《钓愚》,或许我们已处于某种惶惶不安的状态之中: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如今正处于下滑的阶段;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表明:我们花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们可能要继续承担那种身处难堪境地、在读短时间之内一无所获的风险,因为我们尚无...
評分先从书的大概内容说起。凯恩斯在1930年展望未来时,推测人类在100年后,2030年的生活是怎样的。其中有一点他预测的非常准确:100年后的生活标准会比当时多出8倍之多。在203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确实比当时高出了5.6倍,照这么推算,凯恩斯至少对于发达国家的预测非常接近实...
評分 評分3星。作者之一是《非理性繁榮》的席勒,值得看看,不過內容不多,硬搞齣一個精裝版本。核心內容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人的非理性,完美市場不常見,很多奸商會利用這2點,讓顧客買不需要的東西,或者以次充好,或者忽悠消費者讓他們付齣不閤理的高價。書的第二部分,各行各業的案例很有意思,其中還有競選。
评分老闆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說:“如果你有一個好的idea,迴去和你的爹媽講明白,因為他們一定是對你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如果和爹媽都講不明白,就是你的失敗。”我發現在任何時候,講故事都是有用的,盡管How system works 不是講故事的事情。
评分和作者有原則性的分歧:作者試圖用很多現實的案例去證明,充分自由的市場經濟下依然存在欺騙和無效。但我卻認為,作者舉齣的現實中的大部分無效,正是因為市場還不夠自由。
评分列舉瞭一些欺騙的案例,從心理與信息兩個層麵加以解讀,試圖說明傳統經濟學理論的不足之處。期待很高的一本書,有點小失望,案例不夠詳實(不如紀實類作者),而解讀又似乎缺乏深度和新意,最末試圖提齣經濟學新框架略顯牽強。
评分和作者有原則性的分歧:作者試圖用很多現實的案例去證明,充分自由的市場經濟下依然存在欺騙和無效。但我卻認為,作者舉齣的現實中的大部分無效,正是因為市場還不夠自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