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基督教 吳雷川 宗教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5 文化 商務印書館 工具書
发表于2024-11-08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除導讀一篇和序言兩篇外共分十章。前五章探討基督教的教理和曆史,後五章則把中國文化置放在基督教的語境中討論。在書中,吳雷川認為基督教是“謀求改造的宗教”。它把基督教和中國文化,分作兩部分來個彆地敘述。對於基督教,它認為就耶穌的教義而言,它是一個革命的宗教,謀求社會改造的宗教。它徵引瞭福音書中許多關於耶穌的言行,大膽地否認傳統的說法,以為耶穌的宗教不是一般所謂精神的、個人的宗教,而是充分地錶現著政治革命和經濟改造的意義的宗教。對於中國文化,在學術思想之部,它是徵引瞭幾位學者的意見,以說明中國文化的本質;在政治社會之部,它是取批評的態度,把中國文化過去許多的弱點指齣來。它不承認中國有“復古”的可能,也不承認可以用舊酒裝新瓶的方法,把舊文化的某些部分,機械地應用於今日的中國。 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它忠實地反映瞭當時信奉基督教的高級知識分子如何把中國文化和基督信仰連結在一起的思考過程。
吳雷川(1870-1944):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傢和中國基督教激進思想傢,中國本色神學的開拓者之一。原名吳震春,字雷川,祖籍浙江杭州府錢塘縣。1870年齣生於江蘇徐州。1886年在杭州考得秀纔,1893年考得舉人,1898年考得貢士與進士,從而被點為翰林入翰林院。在齣翰林院迴到清江浦後,於19051909年任江北高等學堂校長之職,1909年供職進士館,1911年辛亥革命後曾短期齣任杭州市長,1912年任浙江高等學堂(今浙江大學前身)監督(即校長)。1912—1925年,重返北京任教育部參事等職。在此期間,吳雷川接觸到基督教,並乾1915年受洗入聖公會。自1922年起,他在燕京大學任教,1925年被聘為專職教授,1926—1929年齣任燕京大學副校長,1929—1934年擔任燕京大學校長,因而成為該校首任中國人校長。1934年他辭掉校長一職後繼續擔任燕京大學的教授,直至1940年燕大在北平關閉。
這本書前一半還不錯。將耶穌之教完全徹底地解釋為社會福音,和當時的風氣固然閤拍,但畢竟流於簡單。第六章寫基督教入華,比較痛切。但可惜全書後麵一半概括中國文化特質時,基本是抄撮他人著作。分析“基督教對中華民族復興能有什麼貢獻”,未見深入思考。全書後一半基本草草瞭事,可以不讀,價值隻在前一半。中華書局這一版請瞭專傢寫瞭40多頁的導讀,隻是復述全書大意,未見什麼專門研究。感覺吳雷川對基督教傳統的理解有限,對於耶穌教和中華文明的關係,並沒有高明的見解。勉強三星。
評分吳氏頗為熱忱,但是太過社民太過形下,這種本色化可以說是相當貧乏的。倒是可做當時思潮的史料看。
評分儒傢入世的文化底色,自由派的神學加上社會福音的理念構成瞭吳雷川激進的、世俗化的神學思想,基督教救國論的思潮在本書中昭然若揭,隻是沒有瞭“信仰的基督”的神學,是純正的基督信仰嗎?
評分平心而論,基督教對近代中國不無貢獻,譬如教育、醫藥、慈善事業。
評分平心而論,基督教對近代中國不無貢獻,譬如教育、醫藥、慈善事業。
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股高举人类理性的思潮。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相信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有限的思想去洞察宇宙奥秘与规律。基督信仰是启示的,是超理性的,存在很多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容(神迹)。因此理性主义者就极力批判基督信仰,否定《圣经》的真实性...
評分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股高举人类理性的思潮。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相信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有限的思想去洞察宇宙奥秘与规律。基督信仰是启示的,是超理性的,存在很多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容(神迹)。因此理性主义者就极力批判基督信仰,否定《圣经》的真实性...
評分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股高举人类理性的思潮。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相信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有限的思想去洞察宇宙奥秘与规律。基督信仰是启示的,是超理性的,存在很多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容(神迹)。因此理性主义者就极力批判基督信仰,否定《圣经》的真实性...
評分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股高举人类理性的思潮。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相信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有限的思想去洞察宇宙奥秘与规律。基督信仰是启示的,是超理性的,存在很多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容(神迹)。因此理性主义者就极力批判基督信仰,否定《圣经》的真实性...
評分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股高举人类理性的思潮。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相信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有限的思想去洞察宇宙奥秘与规律。基督信仰是启示的,是超理性的,存在很多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容(神迹)。因此理性主义者就极力批判基督信仰,否定《圣经》的真实性...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