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记 考古 苏秉琦 回忆录 历史 考古学家苏秉琦 苏恺之 考古学
发表于2024-11-22
我的父亲苏秉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孔子说人三十而立,我体会了,那时我独立工作了、成家了、很美满;四十而不惑,是指能够判断是非曲直,我做到了,我选择了留在大陆、有了广阔活动的空间;五十而知天命,我也懂得了,自己要“夹着尾巴”做好自己的本职,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性的认识;六十而耳顺,我觉得也做到了,有了听到不同意见的思想准备而不畏惧了;我现在还想体味七十岁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即心态和认识可以提高到新的境界,且基本符合客观规律,进入自由世界了。
我从事考古六十年,圆了梦,自己感到幸福。我有那么多的学生,他们有了出色贡献,所以我是富足而幸福的。⋯⋯我的学生分布各地,这才是最大的文章,他们的成果汇集起来重新谱写中国的历史,那才是最厚最好的著作。
我们考古学是大众的事业,总归要还给大众些什么,这是行业的本分。
—— 苏 秉 琦"
苏恺之,苏秉琦长子。1937年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72年调入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1985年起任研究员。从事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实用化研究。
打開豆瓣評論就看到有人說“苏秉琦以土鳖行走江湖半个多世纪,串起秦周考古、北平研究院历史、打破“中原中心说”,以实证立身,比搞古文字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我只想知道古文字是怎麼躺的這個槍
评分满满下饭的八卦
评分历来读的传记,以此书最佳。佳处在于子女代替一般的传记作者,包括自传的传主本人,拉开了与传主的距离,收集了很多前二者要么不能知,要么不会写的内容。相当于人类学家的工作。其独有的父子谈话、丰富的手稿底稿、旁听的学人交谈,都为本书增色,也是任何其他作者无法代替的。
评分所见之处满满是一位知识分子身上的优良品质… 值得后辈学习
评分写苏秉琦先生的传记目前比较少,学术界对他的认识还要提升,苏秉琦对于考古学的意义等同于费孝通对于社会学/人类学的意义,本书对苏秉琦先生的生平记录的比较详尽,最为儿子来说写的也比较真实,但是对于苏秉琦的学术成就,写的比较浅。
配图不是此次会议,《夏鼐日记·卷九》10月22日即提到对此会婉拒之。该会于11月14至16日召开(见《东南文化》第一辑),夏鼐在京。从衣着,夏鼐、贾兰坡和苏秉琦三老同时出席及面容来看,可能为前几次考古学年会照片。与同期照片比较,1983年武汉或1985年北京最有可能。 该书...
评分历来读的传记,以此书最佳。佳处在于子女代替一般的传记作者,包括自传的传主本人,拉开了与传主的距离,收集了很多前二者要么不能知,要么不会写的内容。相当于人类学家的工作。其独有的父子谈话、丰富的手稿底稿、旁听的学人交谈,都为本书增色,也是任何其他作者无法代替的...
评分一个儿子的回忆 “我最早的记忆片段是1941年的初秋,母亲带着四周岁的我从北平辗转一个多月来到云南,终于见到了前来迎接我们的父亲。父亲离开北平时,我才一岁。” 这段话采自《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的卷首,作者是苏秉琦先生的长子苏恺之...
评分配图不是此次会议,《夏鼐日记·卷九》10月22日即提到对此会婉拒之。该会于11月14至16日召开(见《东南文化》第一辑),夏鼐在京。从衣着,夏鼐、贾兰坡和苏秉琦三老同时出席及面容来看,可能为前几次考古学年会照片。与同期照片比较,1983年武汉或1985年北京最有可能。 该书...
评分配图不是此次会议,《夏鼐日记·卷九》10月22日即提到对此会婉拒之。该会于11月14至16日召开(见《东南文化》第一辑),夏鼐在京。从衣着,夏鼐、贾兰坡和苏秉琦三老同时出席及面容来看,可能为前几次考古学年会照片。与同期照片比较,1983年武汉或1985年北京最有可能。 该书...
我的父亲苏秉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