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生于一九三六年,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作品在全世界传播,以讽刺和批判见长,其中一些出版之后曾一度遭禁。他的《石头城纪事》《错宴》《谁带回了杜伦迪娜》《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等作品已译成汉语。二〇〇五年,他从加西亚•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索尔•贝娄、纳吉布•马哈福兹、大江健三郎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并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吴天楚,青年译者,曾获第八届卡西欧杯翻译大赛法语组优胜奖,现为南京大学法语系在读博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十九世纪初叶,古老的奥斯曼帝国,内忧外患,大小叛乱此起彼伏。京城中,奥斯曼皇宫的外墙上凿开了一方壁龛,那是叛臣和败将首级的容身之所——耻辱龛。小说叙述空间在边疆与帝都之间轮番转换,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只有不停变换的人物的视角。作者以空间为骨架,以人物为血肉,构筑起了小说的基本脉络:所有人物及情节都围绕耻辱龛展开,将地位不同、身份各异的人物交织在一起。耻辱龛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生态下不同人相异又相似的悲剧命运。同时,个体命运的悲剧性又无不将矛头指向外部原因,其讽喻性和批判性不言而喻。
作者并未选择宏大的战争场面展开描写而更偏爱对人物心理的剖析:阿普杜拉的无奈、敦吉•哈达的嫉妒、忽尔希德的恐惧、瓦西丽姬的无助……细腻的刻画让人物鲜活。这可能是作者对现实的影射,作品中的现实性和批判性是一以贯之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一口气看完,卡达莱出手,基本上就是杰作了。卡达莱有打通历史与当下、虚拟与现实、悖谬与诗意(这个绝活大概活着的作家中无人能出其右了)的本事。人头使者、梦宫、私语宫、帝国档案馆、边境“去民族化”,他好像在写魔幻,却处处落到实处;好像在批判奥斯曼帝国的极权政策,又忍不住让你想到后来的阿尔巴尼亚,或者别的什么。耻辱龛中的人头,越过几百年的时光,明眸盯着你。
评分一口气看完,卡达莱出手,基本上就是杰作了。卡达莱有打通历史与当下、虚拟与现实、悖谬与诗意(这个绝活大概活着的作家中无人能出其右了)的本事。人头使者、梦宫、私语宫、帝国档案馆、边境“去民族化”,他好像在写魔幻,却处处落到实处;好像在批判奥斯曼帝国的极权政策,又忍不住让你想到后来的阿尔巴尼亚,或者别的什么。耻辱龛中的人头,越过几百年的时光,明眸盯着你。
评分同义反复修辞过多
评分开头惊艳,中期乏味,没什么代入感。
评分悲伤地发微信告诉译者他的名字都没写上,然后我给他补上让他请我吃顿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