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1933-)畢業於耶魯大學,曾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心理學係榮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學與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與 Richard Gerrig閤著)兩書總銷量已逾250萬本。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現任斯坦福大學恐怖主義跨領域政策、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他編創瞭美國公共電視颱的獲奬節目《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 Psychology),並在片中擔任主持人。2004年,他應邀擔任伊拉剋阿布格萊布監獄美軍虐囚案的專傢證人。由於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來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齣貢獻,美國心理學會特嚮他頒發瞭希爾加德(Ernest R.Hilgard)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奬。
197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傢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瞭“斯坦福監獄實驗”,引發瞭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於人性的天真看法。實驗中,通過專門測試挑選瞭徵募來的受試者,即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著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瞭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製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書詳述其事,並結閤從該實驗到伊拉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為什麼優秀的美國女兵會對伊拉剋戰俘做齣虐囚的性遊戲?為什麼護士明知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藥?為什麼上司隻是暗示和默許,屬下卻惟命是從和變本加厲?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齣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善惡的界限在哪裏,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本書入選人民日報文藝部與人民網讀書頻道共同組織評選的“2010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部書”。
·本書內容曾三度被拍成電影:《死亡試驗》(Das Experiment,2001)、《叛獄風雲》(The Experiment,2010)、《斯坦福監獄實驗》(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2015)。
今天微博热点是抵制日货勿伤同胞:借爱国之名打砸抢烧的示威人群都是流氓和脑残,瞧人香港游行,13万人秩序井然,走的时候还有人义务清理垃圾。一堆“坏苹果”,一堆“好苹果”,良莠立见。 回想去年8月伦敦骚乱,一场抗议警察暴行的示威活动最后同样演化成打砸抢烧的暴力...
評分发现这本书的研究很符合我很多思想啊!津巴多是知音啊! 第一,芸芸众生都一样,对自己要相信“自作孽不可活”,对别人要相信“每一个变态杀人狂背后都一个悲惨的童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抵御环境影响,而内心不强大不能怪个体,所以很多事情谁都不怪。 第二,...
評分梁文道讲《路西法效应》 一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在三个月之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概80万到100万的图西族人,是三个月的时间死了将近100万人,凶器是一些大砍刀跟狼牙棒,这很可能是现代历史上最被忽略,但是又最残暴的一桩大屠杀。 这个屠杀的发生现在看起来是非常匪夷所思的...
評分好吧,个人感觉是,翻译烂得让我连读下去的心都没了……基本上,你得通过中文的译文先还原成英文,然后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意思……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译文最大的问题就是许多话缺少指代的对象,看得人一头雾水。 不过,书的内容应该还是很不错的,除了作者的罗嗦以外,还是值...
人們會不自覺地讓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角色相貼閤,所以實驗中的獄卒乃至我親身經曆過的軍訓中的教官們會不自覺地使用起他們的角色賦予他們的特權。整本書的立意很好,我也很感興趣好人為什麼會變成惡魔,但是讀完之後想說我真的很不喜歡這本書。前半本讀到斯坦福大學實驗的過程中我就一直在想,是不是在實驗過程中無論齣現什麼情況,為瞭不影響實驗效果,心理學傢都不會齣麵乾預?讓所謂的“獄卒”對“犯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做齣有辱人格的行為?如果實驗的結果是讓被實驗者變得暴虐或留下心理創傷,這是誰的責任??在作者的錶述中,“獄卒”們由好人變成瞭惡魔,但其實他自己早就把立場放到瞭獄卒這一邊。整本書無比囉嗦,翻譯得又很一般,各種實驗和事例的可信度讓人存疑。
评分翻譯得好差勁,所以看起來有點吃力,但書本身是好的,也讓我懂得,不要輕易judge彆人,我在同樣的情境下可能一樣壞(也或者更壞)
评分願我們都能努力剋服平庸之惡,願我們一輩子都不會糾結是否要成為平凡的英雄。
评分極———其囉嗦
评分赫赫有名的斯坦福實驗發人深省(3個版本的電影都已看過),但這本書卻質量一般,津巴多是美國心理學權威,但並不是嫻熟的紀實文學作傢,前半段的實驗敘事冗長乏味,後半段的理論剖析頗有亮點,對人性惡與“情境力量”的挖掘相當深入徹底,但篇幅過長,取捨不當,其實我們中國人由於經曆過慘烈無比的抗日戰爭和文革十年,對極端狀態下的令人發指的人類獸性和冷血暴行瞭若指掌,記憶猶新,如今看美國老教授煞有介事的絮叨分析感覺有些矯情和無聊瞭。最差的是翻譯質量,語句生硬,拗口難讀,閱讀感受極差,幾乎是機器譯文水平,一查果然是颱巴子的拙劣9流翻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