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蜕园(1894—1973),原名宣颖,字兑之,晚号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现代史学家、文学家、书画家。他出身望族,为清末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禨的幼子、曾国藩之女曾纪芬的女婿。早年师从晚清大儒王闿运等,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精通英文,并通晓德、法、俄等国语言。曾在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校执教。抗日战争期间,滞留北京。1949年后,寓居上海,以著述为业。曾被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译所特约编辑。
瞿蜕园一生交游广泛,与胡适、陈寅恪、章士钊、钱穆、吴宓、周作人、金性尧、齐白石、黄宾虹、郑逸梅、沈尹默等诸多文化名家有学问切磋之谊。他博学多才,涉猎广泛,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方志考稿》《历代官制概述》《养和室随笔》《铢庵文存》《秦汉史纂》《中国骈文概论》《汉魏六朝赋选》《刘禹锡集笺证》《学诗浅说》等。
周紫宜(1908—2000),名鍊霞,字紫宜,别号螺川,江西吉安人。现代著名画家和诗人。早年先后师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和徐悲鸿的岳父蒋梅笙等学习书画诗词。她才貌双全,高雅风致,人称“金闺国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坛、艺坛最活跃的才女之一,与当时著名的女作家苏青、张爱玲、潘柳黛等齐名。她是上海画院最擅诗词的画家,诗词作品得到冒鹤亭、苏渊雷、唐圭璋、钱仲联等诸多词学大家的推崇,著名作家董桥称其为“再世易安”。晚年移居美国。
这是一本文言知识的入门读物,本书虽篇幅短小,著者却寥寥数笔,点出文言的奥窍,功底可见一斑。这本掩于尘埃半个世纪之久的戋戋小书,今天读来,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才情和他们的温雅依然清晰可感。斯人已去,带着那一代人的传统和旨趣渐行渐远了,唯有他们留下的文字在静静地讲述。
以篇幅论,《文言浅谈》是一本小书,但如果以内容论,文言肯定是一部“大书”。这本小书不俗,举重若轻谈这部“大书”,有清晰的逻辑,稳妥的文字,各种例子,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非常用心。读起来很是享受。与前几天看的《中国人文小史》比较,果然比老宿儒要高出好多好多。 ...
评分小而精,兼具系统性。回想当年高中学文言,总是强记而已;花了两三天读毕此书,相见恨晚,有醍醐灌顶之感。第一章讲古文演进脉络,已有较开阔格局。第二章讲常见虚词,全面详尽,且示例极多,信手拈来。第四章愚以为方法论上的意义超出学习文言一门。第五章,文白对照(即使彼...
评分实用的文言作文入门书。 从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演变讲解文言文章的发展历程,其中的例子耳熟能详,有春秋、诗经、论语、左传、史记、世说新语、古文观止等等,读起来毫不费力。及时古文水平粗糙之人,亦能读懂。 后面还有古文的文法简解,最后是文言应用文举例,文白对照。 中文...
评分以篇幅论,《文言浅谈》是一本小书,但如果以内容论,文言肯定是一部“大书”。这本小书不俗,举重若轻谈这部“大书”,有清晰的逻辑,稳妥的文字,各种例子,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非常用心。读起来很是享受。与前几天看的《中国人文小史》比较,果然比老宿儒要高出好多好多。 ...
评分十分合我的胃口,不仅把以前搞得我晕头转向的常用虚词助词讲了一遍,还教人怎么写信。很多知识点让人受益,若少年时有此时的理解力,又或此时有儿时的记忆力,古文水平不止如今这皮毛窘况。而且教人写信的部分让我有些感动。一是因为现代人鲜有书信来往。二是书信中的礼仪规矩...
操作性还是蛮强的,至少让我产生出了一个学习方案:先把虚字大致理一遍,然后照着本书所教,把《古文观止》通“读”几遍,再看四书,快读过后再理一遍,最后其它五经之类就快读过去好了。 当然,这些说说简单,对于我这么一个拖延癌晚期的人,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实际……想想一开始就泄气了,哎~
评分那几封白话书信改成文言的部分很妙,读白话其实也非常蕴藉。
评分内容很好,就是印刷欠佳,部分页面有重影
评分确实挺浅的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文言入门读物,浅显易懂,语言流畅,读来非常有趣,一点没有想象中的枯燥艰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