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张旭东 文化政治 政治哲学 文化研究 思想史 政治 当代中国 新左派
发表于2025-01-26
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张旭东教授近年来集中深入地阐述中国道路、中国文化自觉、中国梦等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论文结集。收录专题论文、讲演、访谈多篇,共计30余万字,分别从教育、文化主体、中国与世界、现代中国历史、当代中国、中国道路等角度出发,围绕今天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追求怎样的中国梦想等的热门议题,探讨中国崛起背景之下政治与文化上的能量与可能。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已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性历史冲突和价值冲突的前沿与核心地带。中国走什么样的路,创造出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可能性、灵感、希望和梦想,也越来越显出作为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验的深刻意义。能为这样的史诗性经验提供什么样的描写、叙述、意义阐释和道德辩护,则是今天中国的读书人肩负的最高的使命,也是他们所面对的最大的挑战。
就中国内在历史记忆和历史想象而言,今天所有的“新”,同时也指向“旧”,这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义上的新与旧的关系,是中国文明传统在当代条件下被再一次发明出来。这和中国梦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梦归根到底在于,它具有相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条件下的既有世界秩序的外部想象,而这一外部想象对于中国自身历史来说是一个内部的记忆。这就是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的地方。对以世界的主人自居的西方来说,这点是很有挑战性,因为只有这样一个文明实体和国家形态,面对现存秩序才能既保有过去历史记忆的资源、又保持一种未来态势,这才有一种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姿态。
我们所谈的“中国道路”,归根结底需要作为一个“生活世界”和“生活形式”的概念,体现出中国的全方位的活力、创造性和稳定性,需要中国人在“人”的终极含义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中国人从19世纪开始奋力追求现代化,基本上合盘接受了西方话语体系,大部分现代政治概念源自西方。现在中国的现代化日渐成功,但是在阐释自己的特质和国情的时候,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是,我们借用了大量有着西方特定历史包袱的概念和语汇,我们拿来套用之后,再翻译回去往往带来很多的困顿。西方人会觉得,你用了我的概念,没有达到我的标准。中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成?怎么不成?纽约大学张旭东教授以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对西方政治学的深厚功底,用浅显而又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拆解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政治符号和含义。并且从哲学意义上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和其中的普遍意义。这部书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跨度很大,是在快餐式阅读和写作的网络时代不可多得的一部深刻著述。
——傅莹(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失去方向的文明终会直面发展的懵懂,钝于自知的民族总是难抑内心的躁动。在中华民族奔向伟大复兴的光辉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气势如虹的经济增长和乘风破浪的金融崛起,更需要内视于心的成长自醒和外化于形的价值认同。张旭东教授对全球化下中国认同、中国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价值的思考,深刻而不失旨趣,犀利又饱含哲理,视野广阔、逻辑严密、用心良苦,可谓正本清源、应时所需。推荐本书,希望读者从中读懂过去、读懂现在、读懂世界、读懂中国,更读懂自己。
——张红力(中国工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
创造“五四”之后的另一个新文化运动,这是21世纪探索中国模式的普遍性与合法性的大胆有益的尝试。游走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学者张旭东教授眼光独到,学养扎实。这本书会让您走进他的理论世界。
——杨锐(央视英语频道《对话》栏目制片人、主持人,全国对外友协理事)
“三个自信”不只是一个口号,它需要深厚的思想学术基础。本书作者既不赞成把普遍主义等同于西方经验,也不主张自我封闭的中国特殊论,而是努力探寻中国经验的普遍意义。从本书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争论的脉搏,而且可以达至对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的更深刻的哲理认识。
——崔之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这本文集汇集了旭东十几年对中国道路的思考成果。和国内、国际上认为中国道路体现特殊性的主流意见相反,旭东认为,中国道路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普遍性。这是一个有高度、有气势、阳光自信的思路,展现了当代中国学者应有的风范。我相信,有志于在中国实践中发现人类普遍价值和规律的青年学子,将从这本文集中获得无限的灵感。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本书探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长江讲座教授)
在《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中,张旭东以他自己的方式,探讨了当今中国思想和文化界一直在关注和讨论并将继续关注和讨论的前沿性话题。无论是这些话题本身,还是作者对它们的见地,都是值得读者去关注和讨论的。
——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国学会会长)
张旭东
纽约大学(NYU)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中国中心主任。国内兼职包括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ICCT-PKU)主任;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春秋战略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主要中文著作包括《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八十年代》、《全球化与文化政治——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二十世纪的终结》、《我们时代的写作》(与莫言合著)、《对话启蒙时代》(与王安忆合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纽约书简》、《批评的踪迹》等。
又大致翻了一遍,主要看了第三部分‘文化主体与文化自觉’,不知道咋评论,只说张老师的观点一定很符合现在刮的风吧。
评分辩证大法好。终于明白,从事哲学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就是别和时代靠的太近,什么都想评论的人,不过是沉迷于现代传媒发明历史的恶习之中。
评分又大致翻了一遍,主要看了第三部分‘文化主体与文化自觉’,不知道咋评论,只说张老师的观点一定很符合现在刮的风吧。
评分去年年底参加了本书的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的讨论比书里的内容更有意思
评分无耻之尤
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评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评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评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评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