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夏拉(1928-1988),意裔美国作家。大学毕业后曾在美国第82空降师服役,此后还做过拳击手和警察。50年代开始创作小说,主要作品有《决战葛底斯堡》《破碎之地》《诺亚阴谋》《对游戏的爱》,其中《决战葛底斯堡》获1975年普利策小说奖。夏拉后来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谋得教职,教授文学课程。1988年,因心脏病猝发而死。
《决战葛底斯堡》是对葛底斯堡战役最为真实和壮丽的描绘,作者历时七年潜心研究当事人的书信、自传以及其他相关历史文献,两次奔赴战场实地考察,数易其稿而成。美国陆军上将、“海湾战争多国部队行动总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曾评价说:“是我所读过的最棒的战争纪实小说!”
这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也是迄今为止北美大陆规模最大、流血最多的一场战役。
1863年6月底,南北大军汇聚葛底斯堡,大战一触即发。真正的交火只有三天。叙述的焦点对准了双方的将领:罗伯特·李、朗斯特里特、米德、雷诺兹、劳伦斯……这三天,他们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将决定美利坚未来的方向。火光冲天的激烈的战斗中,更有无数人性的闪光。
2013年11月19日一早,美国约有上万民众齐集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国家公墓。150年前,林肯总统就是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作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葛底斯堡之役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经典战役,总会吸引作家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
评分原因一条比一条更劲爆。 它是在美国狂销250万册的历史小说。 葛底斯堡战役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北美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战役。 战役四个月后,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揭幕式中发表的演说,第一次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概念,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评分“这是一只为解放别人而战的部队…说到底,我们是为了彼此而战”--张伯伦上校,缅因州志愿军步兵第20团指挥官。 这是一部介绍南北战争中的葛底士堡战役的纪实文学,主要从南军罗伯特·李将军、朗斯特里特将军和北军张伯伦上校的视野描绘了这场被后世称之为战争转折点的血腥战...
评分史诗巨著麦克尔萨拉的《杀手天使》翻译版出了,大家一定抓紧收入囊中。比电影不知详细多少,而且读书和看电影是不同的体验。暂时没看翻译版,原版倒是看过,不知道翻译版怎样,这里就谈谈原版吧。 这是南北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无数南北双方的战士葬身于此,也是林肯总统最著...
评分史诗巨著麦克尔萨拉的《杀手天使》翻译版出了,大家一定抓紧收入囊中。比电影不知详细多少,而且读书和看电影是不同的体验。暂时没看翻译版,原版倒是看过,不知道翻译版怎样,这里就谈谈原版吧。 这是南北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无数南北双方的战士葬身于此,也是林肯总统最著...
如果人真是天使的话,那么他应该是杀戮天使。深刻体会到族群冲突是精英攫取更大权力的动员工具。
评分读书的原因是,此书是尾灯写Firefly灵感来源之一。小说基本由大量的心理描写构成,把这些杀戮天使背后的真人还原出来。作者是真正关心他们每个战士的,无论哪一方。除了再现战场,更重要的是作者让人看到他们是谁、他们关心什么、他们爱谁、会为什么激动或伤心。而读后我才能知道,战争远远没有百科词条和历史教科书的问答题那么简单,一切都太复杂了。一个北军军官说:我问了每个战俘,他们说参加战争都不是为了奴隶制。可北军是确定自己为何而战的。特别是北军时任上校的张伯伦,太完美的人!而南军的Lee和Longstreet的情谊让我感动坏了。一个发现,Jubal Early,Firefly最后一集的赏金猎人,取名于南军里最不招人喜欢的家伙,而他竟然还是Nathan Fillion家族祖上的一员。
评分没看完,确实不是自己喜欢看的类型。都没看完,读的自己有点累。
评分战争并没有想的那么高尚,伟大,有时候也充满了人情味。
评分了解了这场战役,但真没觉得书哪写得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