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衰亡史:1936—1945(全4冊)

日本帝國衰亡史:1936—1945(全4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約翰•托蘭(John Toland)

美國著名作傢、曆史學傢。1912年生於威斯康辛,參加過“二戰”。托蘭年輕時曾夢想成為一名劇作傢。戰後,他寫瞭很多劇本和小說,但從未有機會發錶。在朋友的建議下,托蘭轉嚮曆史寫作,並一舉成功,從此走上職業作傢的道路。

托蘭的曆史寫作擯棄瞭傳統史學著作的生澀與枯燥,代之以豐富的細節描寫和對話,使讀者身臨其境。他的著作見解獨特,富有文學性和感染力,並注重史料的搜集以及對當事人的采訪。也因為這樣,托蘭每有新作問世,必能引起轟動,往往會占據銷售排行榜首位。

其主要著作有:《希特勒傳:從乞丐到元首》《最後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國覆亡記》《日本帝國衰亡史:1936—1945》《占領日本》和《漫長的戰鬥: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等。

出版者:三輝圖書 / 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約翰·托蘭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1296
译者:郭偉強
出版時間:2015-9
價格:9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528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日本 
  • 日本史 
  • 二戰 
  • 日本研究 
  • 約翰·托蘭 
  • 美國 
  • 社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內容簡介】

在這部“二戰”史經典著作中,美國曆史學傢約翰•托蘭描述瞭日本於1936—1945年間和希特勒的納粹德國遙相呼應,在亞洲發動戰爭,侵略中國,蹂躪東南亞各國人民,偷襲珍珠港,與盟軍在太平洋戰場展開激戰,直至最後被迫投降的曆程。

本書史料極為豐富,許多材料齣自當時美、日兩國的戰時檔案,戰時日本的公卿貴族、重要軍政頭目和參戰當事人也提供瞭大量第一手史料。作者根據史實,生動地描繪瞭一幕幕戰爭的殘酷場麵,揭露瞭日本戰犯製造戰爭的內幕,以及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

此書英文版於1970年在美國齣版後即成暢銷書,並獲1971年度普利策奬,在西方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

【編輯推薦】

◎普利策奬獲奬作品,二戰史經典著作,暢銷歐美數十載

◎跳脫抗戰敘事和盟軍視角,更多的從日方角度、運用日本史料呈現日本法西斯衰亡的曆史

◎對二戰太平洋戰場戰況最詳實、最客觀的記錄,戰爭場麵精彩紛呈、人物飽滿、細節豐富

◎百餘幅珍貴照片,還原殘酷的戰爭場麵和人性的光輝時刻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年後再反思。全麵地瞭解曆史纔能更好地總結教訓

-------------------------------------------

【評論】

宏大、充滿吸引力,且極為觸動人心的太平洋戰爭史。

——《紐約時報》

具有與《第三帝國的衰亡》同樣的視野和力度,並且自始至終保持趣味性和戲劇性。

——《芝加哥太陽報》

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易讀、激動人心!最為精彩的部分還不是對戰爭場麵的描繪,而是那些對日本高層神秘政治博弈的揭示。

——《新聞周刊》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获得了1971年的普利策奖。这是一本历史领域的非虚构写作,读来画面感很强。作者运笔如影片的镜头调度,全景镜头描摹历史,特写镜头刻画人物。本书书写的历史发生在1936-1945年,总览式地呈现了美日两国在此期间重要的外交与战争。此外,在一连串...  

評分

内容不多说了,是我看过的描写太平洋战争时期最好的书之一。 想说的是存在的问题:此版的校对人员不仔细,错字之多让我有些倒胃口。。。。。。 当然也可能是我对书比较挑剔,但是可以想象当你的思绪随着流畅的文字而流动,突然被一个错字打断,如鲠在喉,实在难受。。。。。。...  

評分

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明显是站在偏袒日本人的立场上的。或许是因为他有个日本妻子。但考虑到此书出版时,美国仍深陷越南战争中,作者在书中应该不是单纯的要为日本人推脱战争罪责,而是另有所指。 这本书之差,在于文笔。它远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样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  

評分

关于近代中国史,小时候,甚至上了中学,历史课讲得最多的,被灌输得最多的是中华民族被西方列强的侵略史。而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成了中国民族最仇恨的国家。学生时代的历史课,重点都是在描述外国侵略者的种种野蛮行径,但对于领土的扩张以及战争发动的深层次原因几乎没有触...  

評分

二战前夕,美驻日大使格鲁,老婆日本人,在日本生活多年,不段促进日美合解避免日美战争。如果他成功了,想想也是可怕的后果。而在白宫里给国务卿说得上话的亚太事务主管霍恩贝克博士则永远站在日本对立面。他坚持日本人"掠夺成性",不断推反利于日美合好的建言。 而霍恩贝克...  

用戶評價

评分

小說而已。美國人,日本人,都為天皇開脫戰爭責任,有意思。

评分

讀完一本1263頁的書本應感到輕鬆,而這內容絕不輕鬆。

评分

感人

评分

讓我們把視野投嚮太平洋,不再局限於抗戰思維,二戰東方戰場如若不是日本人與美國宣戰怕又是一場異族入關,到最後我們辛苦抵抗卻仍敵不過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勝利以及蘇聯軍隊進入東北一場搶掠,國運不幸,東方國度以為戒。

评分

最大的感覺是戰爭很簡單,政治很復雜,文化差異太可怕。即便現在,依然不能完全理解日本人的很多決策邏輯。也許,試圖對這種巨大曆史進程用簡單公式推理本身就是不閤適的。就這本書的寫作而言,也是類似的。如第一部作者提到西安事變和撒呦哪啦時,對曆史細節和語言含義就把握得不甚準確。同樣的例子,書中還提到幾次關於條約翻譯的不同理解,都有可能對曆史進程産生變化。其實說到底,戰爭的本質是進化的競爭,但其實也往往是從互不理解或誤解開始點燃導火索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