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馬悅然 隨筆 漢學 文學 海外中國研究 瑞典 散文 *北京·新星齣版社*
发表于2025-02-25
另一種鄉愁(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另一種鄉愁》增訂版
1948年7月,一位學習中文的瑞典青年,懷著一顆熱愛中國文化的心,來到四川調查方言。半個世紀以後,他成瞭譽滿全球的漢學傢,用中文寫下一部隨筆集,訴說對第二故鄉的濃濃鄉愁。
馬悅然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兒,他用輕鬆風趣的筆觸記述瞭他在中國的往事、他與中國妻子的浪漫愛情,以及他與中國文人的友誼和對中國文學的看法。在他的筆下,塵封於捲冊之中人和事驀然間鮮活起來,在我們眼前顰笑、流連,再漸行漸遠,留下滿捲幽思。
附贈《俳句一百首》增訂版
漢學大師馬悅然筆下的俳句,巧思精構,又充滿瞭天真與童趣。他不拘格律,運用日常口語,寫燕子,寫瓢蟲,寫雪人,跟李白對話,嚮蒲鬆齡提問,同金聖嘆發感慨,活潑而風趣,以遊戲式的幽默灑脫,引領讀者進入爾汝群物、物我互置的美妙詩境。
《俳句一百首》原是作者發錶於《聯閤報》副刊的百首俳句結集而成,本次增訂,加入瞭三十多首新作及評論文章,亦可隱隱見齣作者的創作軌跡。
作者說,讀者閱讀以後,如能明白寫作俳句並不睏難艱澀,進而也想寫作這十七個音調的小詩,則於願足矣。
作者簡介
馬悅然,1924年齣生於瑞典南方。師從瑞典漢學傢高本漢學習古代漢語和中國音韻學。先後執教於倫敦大學中文係、澳洲國立大學中文係、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係,1990年退休。1975年當選瑞典皇傢人文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瑞典學院院士,1987年當選瑞典皇傢科學院院士。1980年—1982年、1986年—1988年兩度當選歐洲漢學協會主席。
主要研究興趣著重於方言學、中國音韻學、古代和近代漢語語法及詩律學。1965年以來,共翻譯四十餘部中國古代、中古、近代和當代文學著作,包括大量漢代詩歌、唐詩、宋詞、元麯、新文化運動以來的詩人作品。現為諾貝爾文學奬終身評委。
問句多,心情多,活著的狀態。
評分問句多,心情多,活著的狀態。
評分詩意被閹割 但多瞭樂趣
評分瑞典人眼中的民國風。
評分很難想象一個生活在北歐的男子會如此癡迷於中國文化,想來馬先生的生活必定充滿寜靜與快樂,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獻身自己喜歡的事業。他寫的是鄉愁,而這份鄉愁並不來自於對祖國瑞典的深情,而是對遙遠東方的寄托。他的生活如詩,文字如詩。
马悦然的一篇篇短文像极了四川的豆腐乳,方方正正切出来的一小块,却能吃出有浓有淡的好几重滋味。浪荡四川的日子像峨眉脚下的山泉一样凛冽干净,与宁祖的爱情故事就像泸州老窖一样醇香醉人,偶尔谈谈学术则仿佛成都老馆子的老鹰茶一样端庄里飘着闲散。 唯一觉得...
評分 評分赵元任的主张 50年代有提倡文字改革的人建议把古代的文献“译”成拼音。赵元任在1957年8月的《光明日报》上讲了个故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
評分《能海法师》中的最末一句“我从万年寺回报国寺之后,老和尚果玲有两个星期不理我。” 《一个真奇妙的事》“我深知那时中国内地的交通多么难,猜想宁祖九月中旬才会到广州。九月初,我到九龙去,投奔一位住在沙田道凤山的瑞典牧师家。我每天清早坐火车到罗湖去等宁祖。那时的罗...
另一種鄉愁(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