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加藤徹,1963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学科卒业,东京大学博士。 1990年北京大学访学。,曾在广岛大学任教,2006年10月任教于明治大学法学部,教授。著有《京剧》《梅兰芳》《西太后》等多部著作,其中《京剧》获三得利学艺奖。
译者简介
董顺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历史学博士。
宫廷政治的变与化
帝国落日中的光芒
东西方世界大博弈
她,到底是无能的帝国掌舵者,还是强力的权谋者?
她,究竟推动了大清王朝的世界化,还是粉碎了中华帝国最初迎头赶上的机会?
慈禧,抑或西太后,她一生的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这部日本学者关于西太后的传记,够新鲜,够深度,够有趣,它会给你答案……
西太后在位期间与世界历史的转换期重合。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强大帝国中,除少数外都拥戴有鲜明个性的统治者。因此,一个时代常常只通过数人的“面孔”来表现。她,是清朝咸丰帝的妃子,生下了皇位继承人,咸丰帝死后执掌政权。西太后统治有四亿人口的大清帝国长达四十七年之久,这在世界历 史上是罕见的。她在位期间,是一个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激荡的时代。关于她统治中国的秘诀,本书想试着分析一下。
——加藤徹
《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的前言中写道:“一个时代常常只通过数人的面孔来表现。”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避免要面对的一张历史面孔便是西太后,大多数中国人更习惯称呼她为慈禧太后,并且在谈及她和她所代表的那段历史时,总是嗤之以鼻,又痛心疾首。 正如《西太后:大...
评分1.很多史料直接援引于《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一书,并直接把其当作史实; 2.对西太后用韦伯的传统型、法理型和魅力型进行,这三种“型”都为老佛爷在不同历史时期主动地使用; 3.老佛爷想要的只不过是作为母后享受万民仰慕、奢华无忧、儿孙孝顺的生活,想安安稳稳的过五十、六十...
评分《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的前言中写道:“一个时代常常只通过数人的面孔来表现。”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避免要面对的一张历史面孔便是西太后,大多数中国人更习惯称呼她为慈禧太后,并且在谈及她和她所代表的那段历史时,总是嗤之以鼻,又痛心疾首。 正如《西太后:大...
评分本着对甲骨文的信任阅读了本书,可惜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会特别高。 基本观点是:本书中规中矩,后半部分洗地嫌疑太重。 我不知道反传统,反认知是现在的潮流吗?从易中天品三国以来,这种反传统认知一直受到鼓励,尤其是一些学者在阅读理解书写历史时,天然的选择了站在传统理...
修行8th,非常有内容,巧妙且好读的一本小书,间或妙语一闪令人猝不及防,我非常欣赏这本书,进而对日本汉学著作心生极大向往与期待。此书让我印象中之西太后全面化,此书定位其为一极为高明的政治家,对强人政治内涵洞若观火,一举一动皆有政治目的,虽不无过度引申之处,如挪用海军经费修圆明园为遏制李鸿章论,如西狩期间极尽豪华奢侈是为展现掌控力等处,逻辑虽可自洽,难以信服。但利用大众狂热强化个人权威论,天才政治家使实务能手几度起落,用其能而防其权利过大论,西太后陵寝被掘而罪魁祸首逍遥法外间接将溥仪推向日本论,都给我很大的启发,不由对尚未一读的宫崎市定等大咖产生极为强烈的好奇,好书一本
评分内容有点像开玩笑啊大叔(大概我期待值高了)。虽然装帧挺趁手的~
评分东拉西扯,主线黯淡.基本靠对野史的批驳来撑起架子.不值细读.
评分写的是差,可为什么有人说不值得引进?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要看作者这类中国留学的,高级知华的人对历史的看法和观念啊【虽然和普通日本人真的没区别,书白读了】。中国人觉得错有什么用,他们深信不疑啊。这就是本书要引进的目的。
评分这个系列真的很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