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注视下

在西方的注视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波兰裔英国作家,父母早亡,曾在英国商船上担任水手、船长,在海上生活近二十年,到过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康拉德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突出的地位,尽管英语并非他的母语。他的作品根据题材可分为航海小说、丛林小说和社会政治小说。本书所录《黑暗的心》和《吉姆爷》乃是他的丛林小说的代表作。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英] 约瑟夫·康拉德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许志强
出版时间:2015-5
价格: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3941642
丛书系列: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
图书标签:
  • 约瑟夫·康拉德 
  • 小说 
  • 康拉德 
  • 英国文学 
  • 英国 
  • 外国文学 
  • 长篇小说 
  • 译本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推荐

《在西方的注视下(精)》出版于1911年,题材和约瑟夫·康拉德的另一部小说《特务》相近,描写革命和无政府主义。小说出版后在英国反响平平,而在俄国受到关注。因为该书情节富于俄国色彩。主角拉祖莫夫是圣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为保护自己,把到他家中避难的革命党人交给了警方;由于他的告密行为,那位革命党人遭到秘密处决。小说主要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主角的告密和忏悔构成全篇脉络,而告密者最终受到惩罚。我们看到,这其实是个“罪与罚”的故事,是俄国读者并不陌生的故事,叙述多了点“局外人”的观察和评判。

内容简介

“如果不用英语写作,我就必定什么都写不出来。”《在西方的注视下(精)》是英国现代八大作家之一的约瑟夫·康拉德创作的唯一一部以沙俄社会为背景的小说。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但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是不变的内核。在时代的洪流中,主人公拉祖莫夫彻头彻尾地沦为一个“被上帝完全抛弃的人”。

媒体推荐

《在西方的注视下》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必须算在可以稳固确立康拉德的英国文学大师地位的那些作品之中。

——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

或许可以算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的一种致敬,相较而言,康拉德更侧重于叙述个体在寻找身份认同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

——史蒂夫·罗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 康拉德将《在西方的目光下》的历史背景放在革命前的俄罗斯。主人公拉祖莫夫是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三年级学生。他的同学哈丁受革命思潮的影响,成功刺杀了沙皇政府中的P部长。为了逃离搜捕,哈丁潜入拉祖莫夫的住所寻求帮助。他认为拉祖莫夫值得信任,因为拉祖莫夫同情革命;...  

评分

如同很多像我一样的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工作,似乎一切都已经安排好,安稳而又平淡。但是生活的这个社会会在某一时刻打破这种平静,让循规蹈矩的我们不知所措,只能为了自己简单的人生计划做出让自己良心一辈子过意不去的抉择。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选择的权力...  

评分

如同很多像我一样的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工作,似乎一切都已经安排好,安稳而又平淡。但是生活的这个社会会在某一时刻打破这种平静,让循规蹈矩的我们不知所措,只能为了自己简单的人生计划做出让自己良心一辈子过意不去的抉择。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选择的权力...  

评分

1 康拉德将《在西方的目光下》的历史背景放在革命前的俄罗斯。主人公拉祖莫夫是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三年级学生。他的同学哈丁受革命思潮的影响,成功刺杀了沙皇政府中的P部长。为了逃离搜捕,哈丁潜入拉祖莫夫的住所寻求帮助。他认为拉祖莫夫值得信任,因为拉祖莫夫同情革命;...  

评分

伟大的作家只能小心翼翼模仿。为了语言流畅,为了读起来晓畅明白,译者妄自揣测调整语言的意思与节奏,这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低估,损害的不仅是作品精湛的defamiliaration(陌生化)与foregrounded(前景化)等语言修辞魅力,更是原著圆融而精深的整体思想意蕴。 虽然比全然粗...  

用户评价

评分

预先打个四星,我总觉得康拉德的文字很像老陀,老陀的作品总是看的我心情不平静,这本也是大段的独白,喷涌的情感让我觉得心气难平~以前看暗黑的心黑水仙都没这样诶

评分

No.111|“陀氏相信俄罗斯终将克服‘西方目光’带来的种种挤压,他把救赎的希望放在俄罗斯自身传统、尤其是东正教精神上,为此不惜对作品结尾进行了‘降神’式的处理,而《在西方目光下》不仅基本悬置了《罪与罚》中最重要的宗教主题,更对冲突的最终解决提出了质疑。作为一个带着怀疑目光的跨界旅行者,康拉德得以避开狭隘的民族与地域主义,但与此同时,‘无根’也意味着无法与世界建立任何有效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在西方目光下》对‘俄罗斯灵魂’的追踪和作家对自己个人记忆、身份的捕捉一样,不断接近又不断脱手。在嘲讽没有亲人关爱的拉祖莫夫试图抓住‘俄罗斯’作为最后的身份标记的同时,康拉德不能不面对自己更为彻底的无处着力:‘他活在世上就像一个人在深海里游泳一样孤独。’ ”

评分

2019年第15本

评分

康拉德的文字细腻颇有画面感,以局外人身份讲述革命与背叛、告密与忏悔的俄国故事。

评分

一个告密者的精神炼狱,低配版《罪与罚》。人物塑造不够深刻,情节推进也拖泥带水。从西方的视角关注俄罗斯的意义也被时效性所削弱,又受限于作者自身的政治立场,难以让人产生共情。此译本很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