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58年2月4日大阪府大阪市出生,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曾在汽车零件供货商日本电装担任工程师,1985年以《放学后》初涉文坛,并一举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随即东野圭吾开始了专职写作。20多年来东野圭吾出版作品逾60部,屡获大奖。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其后陆续凭借《秘密》(1998)、《白夜行》(1999)、《单恋》(2001)、《信》(2003)、《幻夜》(2004)多次入围直木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让东野圭吾迎来事业的最高峰,该书荣获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当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的第1名,创造了日本推理文坛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奇迹。

东野圭吾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之后作风逐渐超越推理小说的框架。其创作力旺盛,让他跃居日本推理小说界的顶尖作家,而缜密的逻辑性和案件之下隐藏的深情,更让东野圭吾成为最受日本影视界欢迎的作家,多部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均大受欢迎。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日] 东野圭吾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赵江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49237
丛书系列:译林·东野圭吾作品
图书标签:
  • 东野圭吾 
  • 人性 
  • 社会 
  • 日本 
  • 小说 
  • 日本文学 
  • 東野圭吾 
  • 犯罪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信》是东野圭吾第四度入围直木奖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在父母死后相依为命的兄弟:因工作受伤而失业的哥哥武岛刚志,为了筹备弟弟的学费,铤而走险犯罪杀人;而原本成绩优异前途光明的弟弟武岛直贵,则因为哥哥突如其来的犯罪,不得不背负杀人犯弟弟的精神债务,从此坠入社会歧视的轮回。

一封封寄自高墙之内的家信,寄托了哥哥对弟弟的无尽牵挂,同时也为弟弟带来了无尽的噩运。究竟,兄弟二人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这部关注犯罪者家属生存问题的作品,跳出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将谜团指向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因此被东野圭吾研究者认为是其集大成的作品。

《信》最早在“日本三大报”之一的《每日新闻》周日版上连载,于2003年3月由每曰新闻社出版单行本。三年后被搬上银幕,由偶像影星山田孝之、玉山铁二和泽尻英龙华担当主演。2006年底,与电影同期推出的文库本小说,一个月内即热卖100万册,创下了出版方“文艺春秋”旗下图书销量突破百万的最快纪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亲情是一种债。情有多深厚,债就有多久远。 办护照,让我哥给寄了户口本,我哥特意给我打电话说:“你别偷偷摸摸登记去了,别坑我!” 我立马发短信给父皇,怕他误会。因为上周末视频的时候,我侄女一帆说户口本正好在我哥手里。我办护照着急,就没有...  

评分

亲情是一种债。情有多深厚,债就有多久远。 办护照,让我哥给寄了户口本,我哥特意给我打电话说:“你别偷偷摸摸登记去了,别坑我!” 我立马发短信给父皇,怕他误会。因为上周末视频的时候,我侄女一帆说户口本正好在我哥手里。我办护照着急,就没有...  

评分

其实电影看罢,我就对东野圭吾先生的论点非常的惊诧。或许因为我是典型的水瓶,所以不能容忍一种不公平的束缚强加在人的身上,尤其是非常无辜而又善良的人身上。 东野先生借笔下平野社长的口来转述了他对受害人家属的意见:歧视与偏见是必须的,你们必须接受;你们不要妄图让...

评分

摘自《当当网》 作者:蓝莓兔子 或许是因为恋旧,我喜欢阅读并收集同一个作者的书,并且往往会因为该作者已发行的其它书的内容及风格,在头脑中为其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作品模式,期待在其新作中再寻觅到类似的风格。   然而,读东野的小说后,这种期待和感觉却发生了质的...  

评分

其实电影看罢,我就对东野圭吾先生的论点非常的惊诧。或许因为我是典型的水瓶,所以不能容忍一种不公平的束缚强加在人的身上,尤其是非常无辜而又善良的人身上。 东野先生借笔下平野社长的口来转述了他对受害人家属的意见:歧视与偏见是必须的,你们必须接受;你们不要妄图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没想到这本书的评分有那么高系列——东野君又来讨论社会话题了,犯罪者的家属该如何面对歧视又如何自处,说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其实也似是而非,最后他也没有真的想清楚该怎么办,但这糊涂账谁又能说的清呢?对于犯罪者来说,这个故事已经把这兄弟俩摘的够干净了,但仍然找不到答案。只能说这个选题还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

评分

读起来很沉重的故事。“歧视是理所当然的”,是的,这种现象并不能责怪任何一个人,人们可以很善良、可以理解犯罪者家属同样是受害者,却无法消除内心的芥蒂,只好竖起高墙。这无关人性冷暖,每个个体趋利避害的本能是人类社会能顺向前发展的动力。但正如残酷的适者生存制度,大集合的发展是不会顾忌每个个体的感受的,直贵这样的悲剧让人唏嘘却又感到无力。说回故事本身,作者似乎想升华一下情节,让直贵明白想往前走就得与过去断绝一切关系,但感觉有些牵强,除了断了与哥哥的书信以外,搬家、隐瞒自己信息完全和过去所做的没有区别,所以并未给人一种直贵开始新生活的感觉,而且如果这样就能甩掉一切,也和作者所表述的“亲属受到的歧视是对犯罪者的一种惩罚”的理念违背,所以这个情节发展个人觉得不好。另外很奇怪日本人日常对话都用书中的语气吗?

评分

不是推理故事,沉重又难过。

评分

过于致郁了,真是个令人绝望的社会。人类的极度恶心和自私偏见深入骨髓,读完觉得无比肮脏。

评分

一个杀人犯的弟弟应该如何隐藏自己的身份,小心翼翼生活而不被歧视呢?这是东野圭吾在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小说情节并不新奇,甚至有些老套。但是却是给我感悟最深的东野小说。 “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需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 只是堂堂正正做人,只不过是一种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手段。每个普通人都会用标签来对待别人。如果不希望被贴标签,应该更积极的去改变、争取别人的好感。 而不是简单认为,只要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别人就必须无理由理解接纳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