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费吉斯(Orlando Figes,1959—),英国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历史学教授。他的一系列解读沙俄及苏联历史的著作——《耳语者》、《娜塔莎之舞》等,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当今英语世界俄罗斯研究的一流大家。作品曾获沃尔夫森奖、N CR图书奖等,入围萨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等,并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
译者
毛俊杰,1952年生于上海,1978年入复旦分校中文系,1981年后定居纽约,译作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杰克·凯鲁亚克《吉拉德的幻象》等。
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它无比崇拜。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成了“耳语者”——或藏身于角落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或暗中迎合,成为向当局告密的举报人。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著作都聚焦于恐怖的外 在现象——古拉格、逮捕、判刑、囚禁甚至杀害,却几乎没有人关注普通的苏联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私人生活,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所关注的正是最为广泛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灵,是第一部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尽管在书中几乎每一页都能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但是《耳语者》并不讲述斯大林本人,讲的是,斯大林主义如何渗入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本书也并不试图解说恐怖的起源,或描述古拉格的兴衰;只想解释警察国家如何在苏维埃社会扎根,让数百万普通百姓卷入恐怖制度,或是沉默旁观者,或为积极合作者。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格夫特所说,斯大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遗产,既不在于国家结构,也不在于领袖崇拜,而在于“潜入我们内心的斯大林主义”。
而对于这一切,我们绝不陌生。
一 关于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坏的政治,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看法,不同阵营之间甚至常常为此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对于什么是好的人性、什么是坏的人性,却一定程度上存在 “普世价值”—一般来说,人们都珍视诚实、友爱、善良、勇敢与忠诚等等品质,同时鄙弃谎言、冷...
评分这个苏联小英雄的故事流传了很久。 十五岁的苏联少先队员帕夫利克,向政府举报了自己的父亲特罗菲姆•莫罗佐夫,出售假证件给那些特殊定居地的“富农”流放者。1931年11月,对特罗菲姆的审判在学校进行,据报道,帕夫利克当众谴责父亲的罪行,并告诉法官:“他曾经是我的父...
评分历时5天,终于把这本书啃完。结尾停留在老太太想起自己的富农身份,有一种沉重的追忆感。 我很难为这本书下一个定义,它介于社会科学和纪实文学之间,同时掺杂有一些回忆录色彩。它为我们揭开了斯大林时代的秘密。如何去形容这本书呢,我想那些清晰的历史线索是一条枝干,惊人...
评分人品不高,用墨无法。 本书作者,其行文特点、写作态度、立意、手法、风格、叙事技巧,以及主观倾向性,与同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梁思成和他的时代》的作者朱涛(当下所谓建筑评论小圈子里的一香港写手)有相似之处。若对照着读,会发现有很多有趣的问题。 鉴于已有人...
评分“这些世界在威胁我们,像一颗颗颤抖的葡萄粒,/悬挂着,像被盗的城市,/像金色的失言,像告密……”告密者巴甫科夫因此获得勋章嘉奖,而被布罗茨基称之为“文明的孩子”的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却因被告密而被流放致死。想必很多人还尚被去年引进出版的《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斯大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遗产,既不在于国家结构,也不在于领袖崇拜,而在于“潜入我们内心的斯大林主义”。
评分700多頁的厚書,處處都叫我驚訝,繼而長久沉默——這麼細碎,如點點針尖,針針刺中人的癢處與痛處——並非我妄言:同齡的80年代生人中,我不信會有多少人能對此類話題有知覺,更遑論理解了,所以只好沉默。就連先生都坦白:“这本书给我严厉的教训,痛感自己的轻佻:...
评分非常奇怪这本书可以出版,这是一本毫无益处胡言乱语的商业炒作书,根本没有触及到历史的深度,完全是冷战思维在社会与情感领域条件反射般的颤动。我们需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评分伤痛,黄俄孝子们的爹已经开始咄咄逼人了,他们还在狡辩
评分断断续续读了两周终于读完了这本大厚书,很适合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阅读。这本书以个人的角度展现了从1917年集体农庄改革到斯大林死后及其余波的历史,“耳语”一方面是指告密者,一方面指因为害怕告密者而低声说话的人们,很显然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恐怖疑惧萦绕在苏维埃上空。斯大林主义向人们灌输党性永远大于人性,将人变成纯粹理性的工具,基本道德价值被当作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产物而被唾弃。在这里“说真话”成为最大的禁忌,基本人权的漠视,人治代替法律,而这像烙印一样将永久印刻在受害者心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当二战结束之后人们对一个自由开放社会信心满满,但迎来的却是更严酷的“清洗”,这感觉就像是你期待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的绝望,大概是现在的环境竟然让我产生了同样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