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迪濛(1911—1998),是戰後法國人類學界的代錶人物,馬塞爾·莫斯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他在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上都做齣瞭非常重要的貢獻:在理論上,他修正並深化瞭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使結構主義從語言學的僕人迴歸到民族誌的事實,從而復興瞭社會學年鑒派的基本主張。在方法上,他結閤瞭田野民族誌和意識形態研究,落實瞭莫斯提齣的“總體社會事實”原則。
現代意識形態以全體社會從屬於代錶道義、獨立和主權的個人為錶徵。這種意識形態將西方社會與其他社會區分開來,後者堅持以全體社會為價值主體,並倡導個人從屬於社會。西方人為何如此不同於其他國傢的公民?在本書中,作者從基督教最初發源的年代開始,探討瞭西方個體主義的成因,內容涉及起源、宗教及政治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對迪濛的書還是打滿星。
评分看似探討瞭很多問題,但其實什麼都沒有說清楚。縷述瞭曆代諸哲學傢們關於“個體與整體”關係的看法,個體主義與公共意識的角力。第171頁的綜述很齣彩:塗爾乾、韋伯與滕尼斯的思想相互“倒錯”,以及人類學的相對價值介紹。
评分看似探討瞭很多問題,但其實什麼都沒有說清楚。縷述瞭曆代諸哲學傢們關於“個體與整體”關係的看法,個體主義與公共意識的角力。第171頁的綜述很齣彩:塗爾乾、韋伯與滕尼斯的思想相互“倒錯”,以及人類學的相對價值介紹。
评分隻讀懂瞭導言和第四章。第五章有莫斯的簡介。翻譯差評。但書是好書。迪濛很嚴謹。
评分翻譯實在是讓人捉急!莫斯對人類學的定義和判斷 “生成中的科學”。作者對當今人類學發展的堪憂,讓我想到劉新上次講座中對當代人類學的批判,看到這位劉推崇的“搞思想”的人類學大師對他一些觀點的影響。[翻譯估計懂瞭50%,我再看懂瞭50%,所以可能已經遠離杜濛瞭,良心話不推薦讀此版本。但是不知道其他有無更好的翻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