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西·濛哥馬利(1874—1942),加拿大作傢,生於愛德華王子島,最著名的作品是以《綠山牆的安妮》為代錶的女孩成長係列小說。她的作品在英語國傢暢銷近一個世紀而不衰,已被譯成數十種文字,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音樂劇等。
譯者:馬愛農(1964—),江蘇省南京市人,1982年入南京大學外文係英文專業學習,1990年至1993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係攻讀碩士學位,1993年起在人民文學齣版社外文編輯室任編輯。譯作有《哈利·波特》《綠山牆的安妮》、《船訊》、《到燈塔去》《愛倫·坡短篇小說選》等。
《綠山牆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傢露西·濛哥馬利的經典作品,是“安妮係列小說”的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它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齣版,在全球銷售達幾韆萬冊。馬剋·吐溫高度評價這部小說,稱“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後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
《我们为什么爱安妮》 /铁头 对于一本像《绿山墙的安妮》这样的童话书(当然,它也可以是成年人的童话书),让读者爱上主人公,或者说让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应该是必然的,因为这才是所谓童话的魅力所在。 可要怎样才能使读者爱上故事的主角呢?这显然是最重要的问题,要...
評分 評分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四本《绿山墙的安妮》, 以前我不知道,安妮的故事居然有这么多,一直写到花季以后。 我最近在读的是第二本,《花季的安妮》。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读绿山墙的安妮, 觉得这个女孩和我简直太像了! 话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多,富于幻想,容易沮丧却也容易鼓起希望...
評分马修与玛瑞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马修是个沉默的老头,玛瑞拉看上去就严肃得多。经过了几个章节的斗争,两个人渐...
評分11岁那年认识了安妮。从此以后不可收拾地无限向往。 之后一直在搜集可以见到的各种版本。偏执地想要找到全世界的安妮。她是我人生观初形成的橙色童年里遇到的最重要的人。成年之后的三毛。虽然在绝望里给过无限动力的深刻慰藉,却仍然不是安妮告诉过我的最晶莹的快乐和和糖果...
通勤聽書。感覺有瞭娃之後,關注點和視覺會隨之改變。比如看安妮,就會想假如我現在就死去,兩娃豈不成瞭安妮這樣的孤兒,被安置到這樣那樣的傢庭,用幻想來安慰自己?對於奶爸奶媽來說,兒童讀物的功用在於:即便你像瑪麗娜那樣熱愛你的娃,你可能也會扼殺ta的想象力、逼迫ta說謊、過分壓抑愛美的天性、吝於錶達愛意……ps,我始終有個疑問,為啥瑪麗娜兩兄妹一直都沒結婚?
评分girl‘s book
评分六一買的,八號九號纔看完。安妮真是個話癆,瑪麗拉吐槽她N次瞭。小說雖然是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但因為安妮話多,一些劇情(野餐、音樂會等)通過安妮的話語來敘述→感覺成瞭安妮的朋友。
评分girl‘s book
评分很久以前,青木和子繼英國之旅後,齣版瞭綠山牆的安妮島之旅。序言裏說這是她小時候常讀的書,想必她是極喜歡纔會親臨愛德華王子島。但我當時不以為意。 直到今時今日,忽然打開瞭《綠山牆的安妮》,在等車的時間罅隙裏,在淩晨失眠的時候,在長時間麵對電腦的疲憊後,緩緩地不捨地讀完,並得到自以為將是恒久的感動。 阿馮利美麗的四季更迭,孤兒安妮在愛的環繞中和不斷的犯錯中成長。被清麗夢幻的自然風景描寫打動,也被十來歲安妮的“智慧”撥動心弦。 也許少女時代不該錯過這樣一本滿溢溫柔、浪漫、美德和希望的書,也許沒有錯過的人生會很不一樣。所以現在讀起來纔會滿含熱淚。正如安妮所說:我喜歡一本能夠使我落淚的書。 還好始終保持著一點浪漫,哪怕一點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