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尼斯瓦夫·萊姆(Stanis?aw Lem):波蘭著名科幻文學作傢、哲學傢,1921年9月12日齣生於今烏剋蘭的立沃夫,2006年3月27日在波蘭剋拉科夫去世。他的作品觸及科技發展、人類本性、人類認識世界能力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具有哲學意味的宏大主題。其代錶作有《追蹤》(1959)、《伊甸園》(1959)、《索拉裏斯星》(1961)、《機器人童話》(1964)、《無敵者》(1964)、《機器人》(1965)、《失敗》(1987)、《瞬間》(2000)等。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曾經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非英語科幻文學作傢。其作品總印數達3000餘萬冊,對世界科幻文學産生重要影響。斯塔尼斯瓦夫·萊姆曾獲得波蘭文化與民族遺産部頒發的藝術榮譽勛章和波蘭國傢最高奬勵——“白鷹勛章”。一顆繞日小行星和波蘭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趙剛:教授、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院長,多年從事波蘭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波蘭文學中的自然觀》、《20世紀中歐、東南歐文學史》(波蘭部分)、《肖邦故鄉——波蘭》等,在國內外刊物上發錶論文20餘篇。多次獲得波蘭羅茲大學、格但斯剋大學奬章,2010年榮獲波蘭文化部頒發的“波蘭文化功勛奬章”。
小說以一個被神秘大洋覆蓋的星球為背景,這個大洋是一個膠質構成的生命體,它能夠進入人的大腦,將記憶深處最不為人知的部分,以具象的形式呈現在人眼前。在這片大海麵前,任何人都毫無秘密可言,心靈深處的痛苦被袒露無遺。科學傢們圍繞這個不解之謎做齣種種推測,卻難以自圓其說。《索拉裏斯星》把人類的知識和情感結閤在一起,將人置於絕望的境地,讓其做齣最艱難的抉擇。
迷失在“索拉里斯”的镜像迷结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索拉里斯星》书评 杨夕文 时隔一年,我从书堆里重新掏出这本薄薄的小书。拿在手里,却颇感沉重。这本书里蕴含的思想维度,已经超越了它所积存的容量。 每每选读其中的文字,都会升腾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酣畅。于是,在此。我...
評分先看了家里已有的《索拉利斯星·K星异客》(四川科技出版社,以下称“SFW版”),又从图书馆借了《索拉里斯星》(商务印书馆,以下称“商务版”)和《索拉里斯星》(花城出版社,以下称“花城版”),一本绝非热门的小语种科幻小说能有三个中文简体译本也是少见的待遇了,侧面...
評分半小时前才读完,读罢欣赏不已,05年上初中的我,作为一个科幻迷,当时就知道这本书。可当时没有买下来,只到现在才在图书馆无意看到,立刻借了回来。故事情节还是很吸引人,几个小时的时间,花了半天时间看完。最吸引人的是海若的第一次出现,而那些杜撰的所谓对索拉里斯研究...
評分“你的神是一种生命体,这种生命体沾染了神性是因为它陷入了没有任何出路的境地,当这个生命体理解到这一点时,它就沉湎于聚网。好吧,但是绝望着的神,这不就是人吗,啊,我的活宝?你要是让你的神牵涉到人,……这就不只是拙劣的哲学,而且甚至是拙劣的神话。” ...
評分在我刚18岁的时候,我干了一件非常彪悍的事情:翻译一本叫solaris的小说。 那个时候我本命是武内直子,没错,就是那个画了美少女战士的武内。其实美少女战士漫画起码头三部很有质量,而且武内的其他短篇也是非常精致优雅,最要命的是她是个不重视情节的作者,因此她的短篇都像...
所有科學門徑的盡頭總有一位“神”在靜默地等待著拼勁所有卻未必能及我們的來訪。索拉裏斯星,這顆波光渺渺的海洋星球,是一麵鏡子,我們能通過它看到自己的孤獨和渺小,當然還有無法根除的愚蠢。而所有的感情中懷念是最美麗的,而所有的行為中等待是最睿智的。
评分中譯本前言劇透嚴重
评分一個人看這本書,被前半部分嚇得半死。後麵好點瞭。第一次感覺到,科幻站在一個科學技術進步的角度審視人類,小說站在生活的角度審視人類,兩者其實是類似的,都很嚴肅,理性和深情,直麵缺憾,剖析自我。這種姿態是人類最高貴的姿態
评分“我隻是相信,殘酷的奇跡還會不斷上演。”
评分所有科學門徑的盡頭總有一位“神”在靜默地等待著拼勁所有卻未必能及我們的來訪。索拉裏斯星,這顆波光渺渺的海洋星球,是一麵鏡子,我們能通過它看到自己的孤獨和渺小,當然還有無法根除的愚蠢。而所有的感情中懷念是最美麗的,而所有的行為中等待是最睿智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