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吳飛,1973年生於河北肅寜,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哲學碩士,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後,現在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著有《麥芒上的聖言》、《自殺與美好生活》。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吳飛
出品人:
頁數:125
译者:
出版時間:2014-5
價格:3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0359
叢書系列: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精裝新版)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自殺 
  • 心理學 
  • 三聯 
  • 生命 
  • 現代性 
  • 人類學 
  • 本土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02 年,中國的高自殺率嚮全世界披露,從此自殺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本書意在透視自殺問題,以反思中國文化中的生命觀以及當代中國的文化處境。作者通過梳理西方自殺思想的傳統,理解當代自殺學背後的文化假設;要理解中國的自殺問題,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殺學理,而要尋找中國文化中的相應觀念。要解決自殺問題,也不能僅僅鉚在自殺這一個現象上,而要通過它來反觀更重要的思想文化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現代中國的處境和問題,並慢慢找到應對現代性的中國方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比较像大纲或者内容摘要。薄薄一本三十有点贵。标题有些过大。按照作者的研究中国的自杀主要集中在农村女性。从作者的观点看她们的自杀又不大是对生失去欲望。我从书中看到的是农村女性缺乏独立人格;教育水平低下;以及对单身、失婚、“作风不正”女性缺乏人格和生存的保护和...  

評分

不算书评,只是贯穿着看这本书的始终我所想到的。 我有没有遇见过自杀者? 之前,我从未问过自己。 答案是有的。 班级里那个曾经叫嚣着要自杀所幸从未付诸实践的人不算;去年中毒身亡的师妹,其实那个“排除他杀”的结论毕竟不等同于自杀,也不知她死...  

評分

二〇〇二年的时候,看到资料显示日本是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地区,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自杀人口中大部分是24-28岁的男性; 后来,突然看到资料说中国每年自杀人数多达30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深感震惊,于是找了本书读读; 此书前部分从哲学角度入手,有些不好懂,但后面较为通...

評分

不算书评,只是贯穿着看这本书的始终我所想到的。 我有没有遇见过自杀者? 之前,我从未问过自己。 答案是有的。 班级里那个曾经叫嚣着要自杀所幸从未付诸实践的人不算;去年中毒身亡的师妹,其实那个“排除他杀”的结论毕竟不等同于自杀,也不知她死...  

評分

比较像大纲或者内容摘要。薄薄一本三十有点贵。标题有些过大。按照作者的研究中国的自杀主要集中在农村女性。从作者的观点看她们的自杀又不大是对生失去欲望。我从书中看到的是农村女性缺乏独立人格;教育水平低下;以及对单身、失婚、“作风不正”女性缺乏人格和生存的保护和...  

用戶評價

评分

以為是《自殺論》那種紮實的社會學研究,看著看著突然就成瞭劉教主的《罪與欠》,沉迷於中國和西方文化之比較的宏大敘事,繞來繞去都是儒傢禮法和基督教。每次感覺快講到核心瞭話題就立刻跑偏,簡直捉急。最後一看原來是隨筆集。哦。

评分

大概就是寫《浮生取義》過程中的一些劄記和手稿,讀《浮生取義》就好瞭,更加完整一些。彩蛋是頁113-114,原來「自殺」這個議題是Arthur Kleinman叫他做的呀,因缺思婷。。。

评分

第一篇最好

评分

很好讀的隨筆

评分

很有啓發性的學術手記。吳飛在田野調查裏確定和分析瞭“過日子”和“做人”概念,對應基督教浸染齣的bare life和homo sacer概念,以自殺問題切入來理解當代中國人的幸福觀。自殺在中國文化中有德性上權衡的意味,“不活瞭”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賭氣或者主動逃避,選擇沒那麼差的一個結果,少有宗教、哲學意味上的追求美好生活,齣於“絕望”而赴死。中國語境下的美好生活始終都在“命”裏,不在死亡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