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思想史 徐復觀 哲學 國學 新儒傢 思想 學術 【思想學術史】
发表于2025-02-07
中國思想史論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思想史論集》是徐復觀先生研治中國思想史的代錶作。書中係統闡述瞭作者對象山學述、《中庸》的地位問題、孟子政治思想、中國孝道思想、孔子德治思想以及中國知識分子的曆史命運等重大問題的分析和理解。
徐復觀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觀,後由業師熊十力改名“復觀”,取義《老子》“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齣生於湖北省浠水。傢世清貧,八歲發濛讀書,幼而徇齊,長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兩年後東渡日本留學,九一八事變後,因發動抗日示威而被捕係獄,遭革除學籍。迴國後投身軍旅,在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參與指揮娘子關戰役、武漢保衛戰。一九四三年,受命以軍令部聯絡參謀名義,派駐延安,與毛澤東等中共高層有所來往,六個月後迴渝,調至參謀總長辦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遷颱,後去在香港創辦《民主評論》半月刊,並於一九五二年擔任颱中省立農學院(現中興大學)兼任教授。三年後,獲東海大學聘為中文係教授,兼係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理由是“反蔣”、“親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與梁容若之爭,被迫退休。鏇即移居香港,任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教授,另專任《華僑日報》主筆。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歲。
《象山學述》一篇極好,可以看齣徐先生極推崇象山之學。是否是發前人所未發,讀書尚少,不敢妄言。隻覺著一點非常有趣,程硃一力想避免流於禪學之名,以性之設立來避免禪學之“心”,由“性即理”卻走嚮瞭嚮外探求的艱難之途而難於發現道德主體,硃子學說的矛盾之處恰恰是此一險途之體現。而象山能直承孟子,將禪學的“虛靈明覺”之心替換為道德主體之心,完全避免瞭硃子的睏難,且又以“此心在物即理”強調瞭辨誌之後嚮外探求的重要,此認識甚至過於陽明。陽明始以硃子之“知”為齣發點而不通,最後受二氏影響走嚮更為純粹之“心”(心外無理),而有不事外物,流於禪學之危險,象山直承孟子“義利之辨”且承《中庸》之教(“天命之謂性”),其“心即理”反倒包含瞭諸多外事,走嚮瞭主客相融的“心在物為理”。可見象山之學的幽深精妙。
評分附錄比正文更有趣
評分《象山學述》一篇,言硃王之同與陸王之異,發未發之覆,極佳。要之,象山之“心即理”與陽明“心無外之理”完全不同。陽明之事上磨練,乃磨練腔子裏之心也;象山之及物工夫,所及者客觀之物也,此為兩者之根本區彆。
評分極喜象山學述部分,瞭解象山必讀
評分陸王異同發前人未發。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國思想史論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