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1987)
20世纪华语文坛一代文学宗师,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享誉海峡两岸几十年,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译)、《沉思录》(译)等。
梁实秋的散文富有文趣之美,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文字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
◆大师的吃货哲学。
◆梁实秋先生谈吃散文最全珍藏版,收录作者私藏老照片。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要好的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算梁实秋最像一朵花。——冰心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粥一饭,都是乡情。《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茶饭不缺,食之有味,足慰平生。火腿烧鸭狮子头,海参鱼翅烤羊肉。满汉细点,黄鱼腊肉,人间有味是清欢。汤包烙饼,酱菜豆汁儿,味至浓时即家乡。
【内容简介】
本书为收录梁实秋美食散文最全的一本,收入了梁实秋先生私藏老照片。梁实秋散文成就最高,旷达幽默,文学造诣极高的他,博古通今,谈起吃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读《雅舍谈吃》,愈发觉得梁实秋真是小资。这种小资不是当下年轻人蛋炒饭里加一点朗姆酒就意乱情迷的假小资,他的小资是老派的,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俭省,但最是真材实料,好似一张明代茶案,看似朴素,实则韵味隽永。 写吃的最好状态是“馋”,梁实秋馋得文雅,不是饥肠辘...
评分在飞机上阅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原是种折磨。起床后尚未果腹的我,饥肠辘辘,脑里却因文字而闪过千变万化的美食:烤鸭、水晶虾饼、酸梅汤、核桃腰、鸡、鸭、牛、猪.......用书中原话所描述,则是“馋虫直挠嗓子”,不由得暗感后悔。直至飞机餐奉上,不由分说大快朵颐,连...
评分 评分吃好吃的容易,写好吃的难,文采不高,见识不广,顶多写成赵珩那样。人之差距有如此,不服不行。 贴一段《馋》: 北平人馋,可是也没听说与谁真个馋死,或是为了馋而倾家荡产。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的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开春...
评分最近馋得很,连着看了一些说吃的文字,先后有《味觉森林》、《2个人的意大利》、《雅舍谈吃》、《中国吃》等,真是各有各的味道。两位北派的老先生——梁实秋、唐鲁孙,资格虽然老,却未必盖过后起之秀。私心里十分佩服“森林的火焰”小小年纪便大嚼了《红楼梦》,博知老道不...
读下来甚是羡慕,不完全是馋,是羡慕作者可以有那么多用心制作的食物能回味,口味不完全一致(比如螃蟹醋里加不加糖),但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绝对是有生活情趣的人。不管是否真的好吃,看完是会可惜自己没能一品的。现在的饭店粗制滥造极多,而台湾成了美食聚集地。尤其赞同“吃相”那一篇,吃相要管,但不要太管。
评分那个年代小资的美食随笔.....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
评分好吃好吃。
评分读大家的散文,虽然语言质朴简练,没有什么华丽的东西,可是仍然让人觉得赏心悦目,食物各种描写活色生香。作为资深老饕的梁实秋每篇小短文里都能让人感同身受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意趣。每天睡前看着个太自虐了。
评分一本令人垂涎三尺的书。关于美食的散文写得好不好,评价的标准很简单,就看你会不会每看一页都要不停地咽口水。梁实秋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