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罗志田 学术史 思想史 历史 近代史 史学史 學術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发表于2024-11-07
经典淡出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讨论近代经典淡出之后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偏于学术走向、风格和方法的探索。
全书以“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为引论,上篇侧重学术的履迹,在清华国学院和“古史辨”学派的个案探讨之后,概述1949年后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虽以机构、流派和学科发展为对象,仍尽可能将学术追求和研究方法落实在梁启超、吴宓和顾颉刚等具体的当事人之上。下篇则通过学人看学术,立足于拾遗补阙,具体讨论章太炎、胡适、陈寅恪、傅斯年一些为他人所忽视或误解的史学见解和研究思路。
大师一如既往黑人
评分罗志田,四川大学教授,思想史研究专家,余英时的门徒。本书是由数篇论文和文章组合而成的文集,内容仍是以近代学人为中心的学术思想评论。不过,这些评论的内容虽然都已经在之前的论著中闪现,但是这样将主题明确地表述出来,还是第一次。为何如此说呢?《经典淡出》这个概念,其实之前就写过了,比如不读二十四史,其实就是经典淡出的意思,大体上是新史学要突破传统学术方式,但是很明显罗志田将这个概念作为一个反思的对象,认为如此的新史学反而失去了以人为中心的学术传统。因此,本书接连三篇文章就在谈国学院的传统、古史辨的传统和马克思史学的传统。只有在三个新史学框架下,罗志田才好找到自己批判的靶子,从而为自己的学者中心论塑造反思对象,因此接下来的就是章太炎、胡适、陈寅恪和傅斯年,学人传统就塑造出来了。最后两篇可视作自传。
评分精彩!其中数篇如论六十年来史学、读陈寅恪隋唐两札记,尤值反复玩味。读罗大师文字常常后给人一种瞬时“提升”的愉悦感,仿佛坐索道到了山巅。然仔细思量,这种“提升”的落实,还需自熟悉材料中来。
评分精彩!其中数篇如论六十年来史学、读陈寅恪隋唐两札记,尤值反复玩味。读罗大师文字常常后给人一种瞬时“提升”的愉悦感,仿佛坐索道到了山巅。然仔细思量,这种“提升”的落实,还需自熟悉材料中来。
评分比王汎森差两个档次啊,罗大师还三联出的,自我感觉太好?
以下摘抄《学无常师: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胡适之所以要“非”留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将中西之争视为两种文明之争,留学是竞争失败即学不能竞的结果。留学乃一时缓急之计,这是一条“教育救国”之路,留学是以不留学为目的。 简言之,中国的新教育首先是自主的,同时又是模仿的...
评分以下摘抄《学无常师: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胡适之所以要“非”留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将中西之争视为两种文明之争,留学是竞争失败即学不能竞的结果。留学乃一时缓急之计,这是一条“教育救国”之路,留学是以不留学为目的。 简言之,中国的新教育首先是自主的,同时又是模仿的...
评分今日在亚马逊购买此书时,发现一位网友的评语,窃以为颇值得玩味,便欲与诸君共享。 评语的原话为:”收的文章都不能和作者成名作品相提并论,而且频频炒冷饭,已然江郎才尽;本书凸显出一个问题,即作者虽然还是从前的作者,但是时代已经不再是他的时代,实在不...
评分学术史:学人的隐去与回归 在近年的中国,“学术史”颇有些异军突起的感觉。不过,这恐怕是一个不那么“与国际接轨”的现象。我们最希望“接轨”的“国际”,正类我们曾特别想要“进入”的“世界”,其实是以所谓“西方”为主导的。在那个“国际”或“世界”里,不论是在史...
评分按: 这里说的一位网友就是在下 ,哈哈 !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刘宪阁 尽管署名的专栏偶尔亦出现在《南方周末》这样的大众媒体上,但是对普通读者来说,除了知道罗志田是位历史学教授外,大概谈不上什么深入的了解,甚至还可能觉得,这位老先生的文字不太...
经典淡出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