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博尔
1997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与心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剑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博尔一直以来专注于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大脑最复杂的想法及其产生过程,并与英国著名的脑科学专家阿德里安•欧文(Adrian Owen)和约翰•邓肯(John Duncan)在剑桥大学医学研究理事会认知与大脑科学研究中心一起工作达十余年。博尔还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科学美国人》等撰写科普文章。《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是他的第一本科普畅销书,上市伊始即获得《华尔街时报》和《生物学人》等大众及专业媒体的一致赞誉,并入选2012年《华尔街时报》专业书评人的最值得阅读书单。
我们欣赏梵高的《星空》,陶醉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面对白雪覆盖的山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所有这些体验都离不开意识。然而,意识具有主观性,属于个人经验,很难准确把握。长久以来,哲学家们都声称,意识太神秘了,科学无法洞悉意识。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博尔在《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意识运作模式,他的观点与传统的哲学观点完全不同。博尔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随着知识积累,意识也在发展。意识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工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致力于创新的精神空间。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深层结构。
博尔的意识运作模式解释了我们的大脑为何会贪婪地探寻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比如,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会玩填字游戏和数独游戏。从生物学角度看,玩这些游戏只是在浪费时间;但在博尔看来,这种探寻结构的行为有重大的进化意义。正是这种对结构模式的探寻,引导人类发现了火,学会耕种。
本书将认知与创造力相联系,为解开意识这一科学谜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见解。
据说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分得越来越细,理清其中的逻辑和规律,通过不断证实证伪和归纳的方法加以完善——这样的过程推动了我们整体文明的进步。作为人类,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是所拥有的意识——能够思考、可以制造概念,正是以此,我们才站到了生物链的顶端,可以创造一个适合...
评分据说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分得越来越细,理清其中的逻辑和规律,通过不断证实证伪和归纳的方法加以完善——这样的过程推动了我们整体文明的进步。作为人类,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是所拥有的意识——能够思考、可以制造概念,正是以此,我们才站到了生物链的顶端,可以创造一个适合...
评分 评分作为一个常识不够的人,看了还是觉得有收获。譬如大脑耗能占人体比重之大,让我怀疑自己的身体不好是不是用脑过度——其实我不怎么用脑,当然比起以摄影旅游为念的人来说要多一些。记得大二时,我逃课去图书馆四楼读赵汀阳的《一个或所有问题》,每读完一章觉得筋疲力尽(太费...
评分这本书不是人人都适合看,孤僻如我,另类如我,打小就在怀疑人生匆匆,完了,我会去哪里,如斯才会买来看吧。 我的奶奶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因中风病了,人不能自理,她的脑海的认知不知道余下多少,但总是对家人对话报以微笑。 我很心痛,我的至亲,你到底还是我那个小时候常跟...
chunking
评分比较学术的一本,作者执着于推翻其他论点,建立自己的论点的合理性。被作者最后对于精神疾病的描述中透露出来的人文关怀感动了,作者是个有血有肉的作者,这是本优秀的著作。
评分:无
评分工作记忆。组块能力。睡眠。冥想。
评分工作记忆就是意识。这个观点很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