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大脑

贪婪的大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尼尔•博尔

1997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与心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剑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博尔一直以来专注于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大脑最复杂的想法及其产生过程,并与英国著名的脑科学专家阿德里安•欧文(Adrian Owen)和约翰•邓肯(John Duncan)在剑桥大学医学研究理事会认知与大脑科学研究中心一起工作达十余年。博尔还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科学美国人》等撰写科普文章。《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是他的第一本科普畅销书,上市伊始即获得《华尔街时报》和《生物学人》等大众及专业媒体的一致赞誉,并入选2012年《华尔街时报》专业书评人的最值得阅读书单。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英】丹尼尔·博尔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林旭文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443100
丛书系列:“意识与脑”—当代意识神经科学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脑科学 
  • 思维 
  • 科普 
  • 认知科学 
  • 神经科学 
  • 认知神经科学 
  • 科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们欣赏梵高的《星空》,陶醉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面对白雪覆盖的山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所有这些体验都离不开意识。然而,意识具有主观性,属于个人经验,很难准确把握。长久以来,哲学家们都声称,意识太神秘了,科学无法洞悉意识。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博尔在《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意识运作模式,他的观点与传统的哲学观点完全不同。博尔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随着知识积累,意识也在发展。意识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工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致力于创新的精神空间。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深层结构。

博尔的意识运作模式解释了我们的大脑为何会贪婪地探寻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比如,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会玩填字游戏和数独游戏。从生物学角度看,玩这些游戏只是在浪费时间;但在博尔看来,这种探寻结构的行为有重大的进化意义。正是这种对结构模式的探寻,引导人类发现了火,学会耕种。

本书将认知与创造力相联系,为解开意识这一科学谜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见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开启意识之谜的另一扇窗 文/王传言 “人的意识到底从哪里来?”这应该是一个哲学上永恒的话题,而在解释这个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意识是架构。所以,对于这样的意识问题唯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提出新的论断,而新的论断基础也唯有依据充足的证据才能让世人眼前一亮。从这...  

用户评价

评分

工作记忆。组块能力。睡眠。冥想。

评分

理论部分挺有意思的,整体上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还原论,怼了一通非还原论的理论家,最后用一个黑箱的「突现」解释自己的立场,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至少其立场和非还原论的立场是通融的。细节上,理论核心是把工作记忆理解为意识,大脑有「组块」能力,复杂活动依靠这一能力发展,组块能力和大脑对「模式」的寻求有关(大脑在模式中能发现意义感,可与「模式/随机」的区分对话),希望通过脑科学研究给出一个意识的连续统以替代二元状态。关于自闭症的讨论也很好玩,部分自闭症患者沉迷于寻找模式与制定规则,以此压缩过剩的意识,宏观上和理性化的结构一致。

评分

“意识只关注最有意义的精神建构” 大部分人的意识/精神/灵魂没充分发展起来,就别提找什么灵魂伴侣了,只是一般人不会面对自己的空壳的。“过于专注表象是很危险的。”所以大五人格测试会有O一项。

评分

三星半吧,很多东西在其他科普书里看过,不过本书从脑科学角度又讲了一遍,而且打的比方很不错。大脑能够以最佳的方式,将简单的想法联结起来,从而建构各种知识。意识的本质和主要作用就是将各种对象组合起来,产生有意义的结构。

评分

专治悲观唯心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