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是一个至今仍引起兴趣、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本书不是平面研究文人画,不是梳理文人画发展的历史,而是选择文人画发展中的一个问题——"真性"来集中讨论,这是文人画发展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突显对形成文人画的本质因素——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关注。
本书共十六章,选择十六位画家,以他们的作品和艺术活动为线索,每章集中讨论一个关系文人画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如通过明代画家陈洪绶,集中讨论"高古"问题。十六位画家,就是十六个观照点,合而形成对文人画追求真性的总体表述。全书秉承作者一贯寓深邃思想于优美表述中的书写方式,深具可读性。
元代以来,文人画追求的是“境界之绘画”,故此时的境界大多指生命的感觉和智慧。文人画强调“意在笔先”,生命境界的呈现是根本,高于笔墨形式。文人画自北宋以来就重视“荒寒”境界的创造,元人在“荒寒”中更重“寒”,元人山水多寒林、瘦水、枯木、怪石、枯槁、萧疏之景构...
评分9月1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讲座上,朱老师以“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为题做了精彩的演讲。朱老师讲到,个别外国学者,因为理解不了中国画,对中国画的评价很低。其实,现今中国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我想,如果当今的中国人能听一听朱老师讲解这些他无比珍爱的文...
评分元代以来,文人画追求的是“境界之绘画”,故此时的境界大多指生命的感觉和智慧。文人画强调“意在笔先”,生命境界的呈现是根本,高于笔墨形式。文人画自北宋以来就重视“荒寒”境界的创造,元人在“荒寒”中更重“寒”,元人山水多寒林、瘦水、枯木、怪石、枯槁、萧疏之景构...
评分朱良志教授是一位对中国艺术研究覃思入微的学者,为当今传统艺术观念研究之翘楚,他近年来出版的每一部著作都有很好的社会反应,我觉得这部《南画十六观》新著是很有新意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传统艺术的成果。 ——张法(中国...
评分以中国文人的视角写的关于元明清著名画家介绍。 最大的 特点 对文人画的精髓理解的透。 对比高居翰(James Cahill )西方研究者的书,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不同。 不仅仅在说画,同时对于画家的题词,曾经的诗句的意境都有广泛的说明。可以直接的验证对于作品的理解,令人信服,同时...
越往后越陷入空洞的禅宗的宗教情怀里不能自拔,有点敷衍了事的感觉——打算好好写一篇读后感,关于我的画史观等等。
评分修行44th,我对书画鉴赏纯业余,只是抱着单纯欣赏的心态。我读书画鉴赏的书籍也少,不过可谓是本本精品,高居翰与这本,文人画本不单纯于画,所谓山水之外是我心,而我心为何状,只怕自己也未必了然,如是,对书画尤其是文人画的鉴赏只能在艺术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对画家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判断,千人心中千幅画。但我酷爱这本书,作者功夫深,了解透而笔锋高度感性,这种在逻辑缜密论据充分下的感性发挥让我莫名其妙的觉得是品读文人画的最佳方式,作者所言未必为真实,但绝对真实已无人可以窥透,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我对这十六大师更为了解,对作者也更为了解,我不盲从,只欣赏,我有自己的判断,喜欢与不喜欢,但这本书,真的,真的,非常好,纵使是高昂的价格,也不能让本书逊色半分,强推此书,最起码此书给了我陈老莲四首鹧鸪词,钱算个p!
评分比之中华书局那套华丽丽的美文,这本更合我的眼缘,不至于过分地刻意雕琢,而是在徐徐地阐述中勾勒出各位画家的创作要旨和画派的风格。喜欢。可常用。
评分研究文人画的某个角度
评分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虚浮油腻的语风,一遍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