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病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50多年,仍是最恐怖的环境事件之一。《水俣病:污染与战后日本的民主斗争》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对当事人的访谈,描述了水俣病发生之后受害方、施害方和政府之间的博弈,着重聚焦于受害者及其支持者为获得赔偿和救助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是草根阶层的运动。作者发现,战后日本民主非常脆弱,并严重依赖于特定的公民活动。而水俣病发生后的维权运动极大地改变了战后日本的民主模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也发生了一些影响较大的环境邻避运动。作者对日本水俣病这一环境公害及相关各方博弈过程的描述,无疑值得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在讨论环境问题时予以重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对水俣病的来由,纠纷中各方的角力以及处理的结果有非常详尽的阐述。平白直述的文风带来了很强的中立感。从民主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切入点独特,希望还能有更多阐述。似乎可以与中国的情况比较。
评分渔民是一个渺小卑微的群体,在面对蛮横的财阀,敷衍的官僚时,即使非常低贱的诉求也是被认为不合理的。这条维权的路怎么会走上十多年这么久? 经济发展的需求,扭曲的集体思维,新闻报道的增加,人性的唤醒,司法最终裁定,这些个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过程,正是民主发展的过程。
评分环境问题成为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代价 如果不加以正视和解决 那么 你的明天必将成为我的过去
评分很详尽值得一读,对现实很有借鉴意义。
评分对于了解先污染后治理带来的问题有了生动的案例,要懂得居安思危,不管是个人,公司还是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