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某大型金融机构及某大学。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坐天下很累》等。信箱:zhj1368@163.com 微博:http://weibo.com/zhjwb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鲁迅到蒋介石、毛泽东,为改造国民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制度建设与国民性改造之不同步。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要改造国民性,必须从制度方面去努力。
前面的话 坐在这里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有点小小的得瑟掺杂着淡淡地愧疚。。。 翻了翻之前的博客,发现这本书本该是半个月前就看完的---一个月前定的书单上还有一本书完全没动,另外一本技术书则处于半死不活的看两页歇两天的状态。。。 想想上月定计划时候的雄心壮志,真是应了《...
评分没有任何思想原创性。把它当成研究综述看还嫌格式不对加内容冗杂。 拜托以后写这种书的人至少假装自己受过学术训练,书里面充斥着“有位哲学家说”、“有人说”等语句,麻烦给出出处;书末麻烦列出参考书目。
评分前面的话 坐在这里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有点小小的得瑟掺杂着淡淡地愧疚。。。 翻了翻之前的博客,发现这本书本该是半个月前就看完的---一个月前定的书单上还有一本书完全没动,另外一本技术书则处于半死不活的看两页歇两天的状态。。。 想想上月定计划时候的雄心壮志,真是应了《...
评分 评分作者后记中所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野狐禅式的自圆其说”,“有太多的感性,太多的个人化感受,太多的大而化之,也有太多不严谨、不准确、泥沙俱下之处”,关于国民性的言说“更粗糙一些”。 读后确实深有同感。张宏杰的历史随笔文笔相当好,但说到理论、说到系...
封闭大陆-农耕文化-群居生活-父权家长-帝国专制-狼族践踏->羊性顺民
评分除了最后两章估计是昧著良心写的之外,都很好。
评分能理解作者写的时候的一腔激愤,不过论证过程和结论明显太过偏颇。
评分中国人的奴性、麻木、冷漠是长期专制主义的产物;而专制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漫长的多。中国从古至今就没能完成从血缘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型,最多不过过渡到熟人社会而已,所以国民性的改造才是最根源最本质的现代化过程。从一个个依附性的奴隶到一个个有权利意识的现代公民,任重道远,甚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公民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对而已,胡适的渐进式改造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
评分本书对中国国民性的起源分析的很透撤,然而在漫长的专治制度统治下,国民性是如何越变越糟的,却没有详细的阐述。中国国民性的低劣,其实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根源,以致到民国时期,虽举国上下都在批判民国性的丑陋,却已是积重难返,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更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