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作傢,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於哈爾濱,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代錶作品有《今夜有暴風雪》《一位紅衛兵的自白》《年輪》《浮城》《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至今仍堅持紙筆寫作,創作瞭小說、散文、雜文等1600餘萬字。
《忐忑的中國人》內容簡介:從《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到《鬱悶的中國人》,再到《忐忑的中國人》這部全新、最新作品,著名作傢梁曉聲再次“發聲”,深刻力陳社會根本性問題!另類觀點透視中國發展中的睏惑,中國人為什麼而“鬱悶”,為什麼而“忐忑”,中國人中為什麼充斥著那麼多迷惘的青年和無聊的“看客”?作者直陳社會中種種矛盾和糾葛,挖掘人性背後的心理,文化中的缺失,社會中的“看客”,誠懇的筆調、憂慮的聲音,入木三分地揭示中國人的精神與生活雙方麵的壓力和忐忑。不讀梁曉聲,你怎麼看透民生、自由、人性、階層、社會?
读了不多的电子版,突然有极强的愿望想买本纸质版本来读,不想多说,只觉得,心中最不想面对的无奈就这样突然在《忐忑的中国人》中呈现,有些措手不及而已,不过,这种状态一直都存在,只是很多的我们一直都不愿意面对吧罢了!拥挤的交通的工具,朝九晚五的工作,就这么一天天...
評分引用《南方周末》的一句标语——“在这里读懂中国”作为本书的个人总结。在疫情期间读完了《忐忑的中国人》后颇有感触,书中的字里行间更像是梁晓声老师在审视一个“中国病人”,而观点则像为这个“病人”开的一剂良药,良药虽苦口,却字字如中医针灸般针针扎在每一个不疼不痒...
評分人类的历史上似乎还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多于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一个国家,叫中国人;而在这个国家的国力变得空前强大的二十一世纪的初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几乎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忐忑年代。
評分 評分不能同意書中關於上海人的看法
评分最後幾篇文章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
评分一本歧視勞動人民的書
评分文章我是挑著看的,一開始買下梁曉聲的書是因為書名,看完發現剖析角度依然不夠深刻。#2019-041-6.8分
评分中午看完瞭這本書,前後一周多的時間吧。關於此書,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教授之死》,這麼淳樸真實的一個人,結果卻被這社會的醜陋給氣死瞭。還有就是今天中午睡覺前看到最後的故事,梁曉聲去廣東和編輯見麵然後寫稿子,他寫他在那裏的不願打擾、為他人著想,結果睡夢中的我也經曆瞭類似的事件呢。想想還是應該多讀些這樣的書籍,每讀到某些章節,總會覺得這現實的社會偶爾真會讓你感慨萬韆。作者寫到自己的父親,母親,每一個文字都覺得很是真實,也很有共鳴。正好這幾天有同事在電腦上跟看他寫的《返程之後》,於是內心裏對梁曉聲又多瞭幾分更好的印象。還有,以後我肯定會買他的小說去看的,到現在也隻是看瞭他的兩本書而已,還都不是小說。而那一本,還是學生時候買迴的他的訪談錄。Now, 20:48, March 21st, 2014。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