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1775年12月16日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斯蒂温顿村,长于英国南部有文化教养的牧师家庭,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系牛津大学毕业,兼任两个教区的主管牧师。有六个兄弟和一个姊姊,7岁时随著姊姊和表姊前往牛津求学,13岁开始尝试写作,21岁完成第一部小说。
做为英国最受推崇的小说家,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感伤》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诺桑觉寺》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
凯瑟琳·莫兰在舞会上爱上了亨利·蒂尼。同时,她还碰到了另一位青年约翰·索普。索普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向亨利的父亲蒂尼将军谎报了莫兰家的财产,蒂尼将军信以为真,竭力怂恿儿子去追求凯瑟琳。后来,索普追求凯瑟琳的奢望破灭,便恼羞成怒,把以前吹捧莫兰家的话全盘推翻,说她家如何贫穷。蒂尼将军再次听信谗言,把凯瑟琳赶出了家门,并勒令儿子把她忘掉。但是两位青年恋人并没有屈服,他们经过一番周折,终于结为伉俪。
杂谈@《诺桑觉寺》 “在如此恩爱弥笃的情况下,亨利和凯瑟琳对他们的最终喜事一定心急如火,凡是爱他们的人也一定十分着急。但是,这种焦虑恐怕不会传染到读者们心里,诸位一看故事给压缩得只剩这么几页了,就明白我们正在一起向着皆大欢喜的目标迈进。” ――《诺桑觉寺》简·...
评分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诺桑觉寺》并不是奥斯汀最成熟的小说之一,但胜在有趣。 主角凯瑟琳没有太多独特鲜明的特质,普普通通,不至于太聪明却也不至于太笨。比起凯瑟琳,更有意思的是她的“闺蜜”伊莎贝拉,一个需要读者不断进行揣摩和探究的角色。伊莎贝拉的性格看似鲜明,但...
评分这是奥斯丁最早写的一本小说,但直到她去世后第二年才得以出版。书商买下书稿后迟迟不出,幸亏当时Jane并没灰心丧气,仍然有《傲慢与偏见》面世,而后,她的哥哥用十英镑把书稿买回,Jane为这本书写下广告“经历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书中提到的地方,习俗,书籍以及见解,都发...
评分 评分《诺桑觉寺》。是简早期的小说了。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同时是简迷和张迷。 这是女人的两种极致。殊途同归的极致。 张爱玲大片的红色和金色,鸦片烟的味道,你看见流丽的丝绸边角被烧焦,烧成女人嘴唇上的颜色。 奥斯丁清雅的蓝色和绿色。离不...
这个版本翻译的轻松好读。奥斯汀一直在用第三者的语气置身事外的静静吐嘈深得我心,但对男主人公的描写不够多,性格塑造的不够饱满,跟其它书比还是显得青涩
评分“猫猫简书评”今天推荐简·奥斯汀《诺桑觉寺》。其实在读简·奥斯汀的小说的时候,最先应该写她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为何迟迟不写,原因很简单这部小说大家分外的熟悉,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是阅读过的或是看过电影。对于《诺桑觉寺》这是刚读完的作品,这是一部“双主题”的小说,所谓“双主题”就是你可以从这本书中读出简·奥斯汀对哥特小说的嘲讽。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之间的爱情纠葛,牧师的女儿凯瑟琳·莫兰,青年牧师亨利·蒂尔尼,另一位男士约翰·索普。小说有不乏激情的句子,完美卓越的对话,相信你们会喜欢这部小说。结局同样完美,过程是曲折的哈……
评分电影更好看
评分奥斯丁这本写得很奇怪,反讽反得太明显。凯瑟琳刚到诺桑觉寺时的探险小细节比较喜欢。
评分有些不理解中后部的结构,怎么突然就哥特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