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文化批评 文化 沈展云 思想史 政治 灰皮书 内参
发表于2025-02-02
灰皮书,黄皮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一律以灰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等单一色调作书衣,时人称为“灰皮书”、“黄皮书”等。“皮书”的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堪称奇特的景观。
本书通过个案,对“皮书”出版作了大致的描述;由出版及于外国文化历史,引导读者从旁门走向世界。
目录
1/小引:何谓“皮书”
1/关于“皮书”的集体记忆
24/苏维埃政权的早期斗争
76/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虚幻
105/赫鲁晓夫的“新纲领”
125/斯大林女儿流亡记
180/吉拉斯笔下的斯大林
192/社会批评的角色
238/另外一种声音
273/“老大哥”和卫星国
313/铁托时代的政治风云
348/马尔库塞与波普尔论战记
366/用什么代替恐惧?
381/同意的革命
399/罗易的革命往事
437/参考书目
440/后记
沈展云,1956年生于广州,现任职于某出版社。早年作诗,有散文、随笔、评论等在多种报刊发表;曾为报纸开设专栏;编有《中国知识分子悲欢录》等数种。
比较杂
评分拼凑之作。仅仅据我了解的部分就有好些引用资料没有标明。喂能不能不要因为踩到了G点就打这么高的分好吗。
评分这跑题跑的。。。。
评分其实我们不应该用“文化荒芜”来定义文革,这样只会给今天的某些年轻人更多的理由来推卸自己无知的责任。那一代人的思想是很精彩的,即使在禁锢中,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不要在求知心上输给他们。
评分冷战结束后,对于苏共的抹黑差不多已经成了常识,这种常识是如何构筑起来的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其实黑苏共最狠的,并不是美国,而是中共。否则,七十年代毛也不会跟美国握手。在文革前国内就组织出版了不少苏共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资料,这些资料后来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灰皮书。按照台湾那边的黑法,认为毛泽东就是焚书坑儒,文革期间就没有什么书可读。不过按照知青们的回忆录,读禁书,读灰皮书,那是时尚,没读过禁书的青春,就不是青春。这个道理我们后来都懂,比如昔日谈黄色变,扫黄打非,但是今天人人都知道AV,也知道日本姑娘跑到中国捞金。所以,这本书本来的目的,恐怕是为了黑中共,但是我们看到这本书大部分内容是黑苏共的,以为可以通过影射中共,但是问题在于这些书本来就是中共为了黑苏共准备的素材。所以,逻辑不够使了。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和政治,能像俄罗斯那样对中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就我个人的阅读经历而言,文学方面,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流的小说家,在我的小说排行榜前三名。就这个国家而言,政治方面,我大抵上也可以说俄罗斯(主要是苏联阶段)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可以说没...
评分【读品】罗豫/文 真正读书人的内心深处,大概都有一部心灵史。只不过环境相异、阅历不同,列入其间的原始档案不一样罢了。且看两个读书人的自白: “那时,我们狂热地搜寻‘文革’前出版的‘灰皮书’和‘黄皮书’。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的父亲是著名作家,曾任文艺部门的领导,我...
评分【读品】罗豫/文 真正读书人的内心深处,大概都有一部心灵史。只不过环境相异、阅历不同,列入其间的原始档案不一样罢了。且看两个读书人的自白: “那时,我们狂热地搜寻‘文革’前出版的‘灰皮书’和‘黄皮书’。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的父亲是著名作家,曾任文艺部门的领导,我...
评分【读品】罗豫/文 真正读书人的内心深处,大概都有一部心灵史。只不过环境相异、阅历不同,列入其间的原始档案不一样罢了。且看两个读书人的自白: “那时,我们狂热地搜寻‘文革’前出版的‘灰皮书’和‘黄皮书’。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的父亲是著名作家,曾任文艺部门的领导,我...
评分最近在看一部关于二战秘史的纪录片,关于谍战,谍海浮尸,关于希特勒之死,是死是活,与许多重要战役的关键,这些历史中的谜团似乎很多时候都被一部份人占据着,就像卡廷惨案,或许不是苏联动荡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的良心觉醒,这段历史也许会再沉睡一段时间。可见,在历史的...
灰皮书,黄皮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