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颱】1952年生於颱灣,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33歲著手寫《野火集》抨擊時弊,21天內再版24次,對中國兩岸發生深遠的影響。34歲第一次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親愛的安德烈》與《孩子你慢慢來》、《目送》,是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2007年9月20日,是母子通信專欄開瞭3年之後,龍應颱這樣說安德烈:“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瞭。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瞭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18歲的人。”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1985年生於颱灣,與首版《野火集》同齡,8個月大後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進入香港大學經濟係,認為經濟很“好玩”。
2007年8月25日,是母子通信專欄開瞭3年之後,安德烈這樣說媽媽:“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14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21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彆人’!”
編輯推薦
★“龍捲風”增訂新版——龍應颱新版筆記《在時光裏》,寫於2013年2月16日旅途中,重新觀察,再度“認識”18歲成年後的早已超過1米84的大兒子安德烈(27歲),以及1米80的小兒子菲力普(23歲)。
★ 兩代共讀的36封傢書——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真誠袒露龍應颱、安德烈母子兩代的碰撞與交融,平等探討心靈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本書特彆收入弟弟菲力普寫給哥哥安德烈的信《誰說香港沒文化》。
★ 安德烈首次發錶的照片——迴過頭,用心看看日益“遠去”的父母,從18歲那一年算起,忽忽又是一個10年。本書特彆新增安德烈第一次披露的照片,追蹤記錄安德烈成長的青春。
★ 華語世界榜首暢銷書——停下來,重新認識突然“長大”的兒女,《南方周末》最受歡迎的專欄之一,繼《野火集》後,龍應颱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與《目送》),持續暢銷兩岸三地及華人世界。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傢書》 —— 兩代共讀的36封傢書 + 龍應颱新版筆記 + 安德烈首次發錶的照片 + 華人世界各地讀者的感動來信。
“親愛的安德烈……”,“親愛的MM……”
龍應颱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14歲。當她卸任颱北市政府的工作(馬英九市長親自前往德國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長,任期內推動本土文化、樹木保護等措施),重新有時間陪傢人過日子的時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歲青年大學生,有瞭駕照,可以進齣酒吧,臉上綫條棱角分明,眼神寜靜深沉,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裏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自己的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多歲;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瞭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龍應颱無論如何要認識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從此,他在德國,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颱灣,母子倆用瞭長長的3年時間相互通信——“18歲那一年”,“年輕卻不清狂”,“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學生哪裏去瞭”,“為誰加油”,“你知道什麼叫21歲”,“獨立宣言”,“嚮左走,嚮右走”……平等得令人驚訝,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們原來也可能在他18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他們做瞭不同的嘗試——她努力瞭,他也迴報以同等的努力。龍應颱“認識瞭人生裏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瞭自己的母親”。
我的一个朋友介绍我看龙应台的书,而我看的她的第一本书是《目送》。此书是我第二次看到她的书。 或许很多人都会羡慕安德烈有那么好的妈妈,能和他交心,坦诚的去探讨他身边的想法。自己已经工作四年多了,回想18岁得自己,也曾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在对于这些问...
評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由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合著的,主要内容是龙与安的通信。通信的初衷是使相隔多年的两人重新认识。“我要重新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龙应台说。“这些通信,虽然是给读者的,但是它其实是我们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记下了,可下了我们的三年生活岁月...
評分 評分作 者:龙应台 安德烈 出 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3-14 推 荐:★★★★★ 被“理想国”系列的微博勾搭着买了这本书,应该说是在它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时候,就已经预订了。 当然,也是为这写“彼得潘”系列,和改另一个剧本而做的功课,去看看两代人之间的...
評分没睡午觉,楼上叮叮当当的装修声、刺耳的电钻声让睡午觉这件事变得实在奢侈。窝在被窝里,抱着热水袋,时不时的刷刷微博、微信,就这样我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本想就按平时那样把它直接添加到我读过的书单上就好,却突然来了兴致,想好好写一篇书评,趁着这敏敏...
親子關係的經典
评分我不會像安德烈一樣和媽媽交流這些思想,我媽媽也不會像龍應颱一樣把我當作一個獨立的另一個人去和我談這些東西。龍應颱這這幾本書真是看到心坎裏去瞭。以及看著安德烈的思想在這些信裏越來越成熟,他提齣的香港對民主的追求我真是不能同意更多。
评分傻左母親和白左兒子的奇葩對話集。
评分親子關係的經典
评分一個人,想要真正認識自己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兩個人的溝通,更是難上加難,更不用說是不同年代不同生活方式的兩個人瞭。很有幸,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瞭一個積極的個案,兩個人因為血緣的關係更因為愛,在溝通這件事上付齣的努力,以及産生的變化,即更深層的連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