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儒傢崇理性,尚修身;道傢卻抱持反麵的觀點,偏好自然與直覺。喜歡抗拒外物的人,似乎總站在高處,較易於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錶這兩種類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禮教的孔子和喜歡抗拒外物的自然主義者——老子。在本書中,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全麵揭瞭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儒傢思想和道傢思想的真正內涵!
这几天看书,感触颇丰。古有诗圣酒圣药圣,但没有限定词、只称圣人的,也就孔夫子一人了,而他自己却觉得自己配不上“君子”二字。他眼中的君子,绝不只是含有“君王” 何称其圣?管中窥豹:儒学千年不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遑论其它,单“齐家”一条,绊倒多少当今“...
評分在卓越上正在准备下单 突然看到伪书的评论 对于这样思想性的书籍 就算是伪书 自己又怎么去评论 所以 还是买来 看了
評分一直不敢拜读《论语》和《道德经》的原文,不是看不懂国文,是担心自己无法体会古语的精髓而误解经典的本初。曾经囫囵吞枣的看了于丹解读的论语。但感觉就像KFC,不是那个味儿。直到看到大师半个世纪以前的解读,方觉醍醐。大师娓娓道来“儒”“道”的观点,延展并详解。 实...
評分一直想在国学上有所作为,但从来不敢读诸位圣贤的著作。一来,看不懂。二来,解释太多,我听谁的?三来,我笃信佛法,不知道该抱着怎样的看法去读这些外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李航的《道纪》,所有顾虑全都没有了,我发现完全可以用一种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看这些著作。可...
評分我买书一向谨慎,冲着林语堂的名字 上了一回左手右手的当 网购回来一打开书上面的封条宣传语 儒家如何如何就觉得不对劲 翻开书 惨了。。。。。 楞是不想翻下去了! 后面又挑老子的部分看了下 得了 基本可以封起来免得被小孩看到误人子弟 对儒道的理解偏颇 尤其...
《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閤訂本,老子部分留待以後,無需多言。。。。。。
评分其實就是兩本書拼起來,這就是大傢風範嗎。根本就是讀書筆記,談不上什麼學術可言吧,享譽海內外,其實隻是公關做得好吧。我突然想孔子的政治抱負和帝皇將相又有什麼區彆呢,其實是另一個毛而已吧
评分寫孔子和老子的人很多,讀的書也很多,林語堂的孔子和老子確實有一番平實的感覺,在平緩的敘述中我去感悟林語堂心中的二老。
评分誰解其中精髓?
评分摘抄過多,有些耳熟能詳的有趣故事經作者一講又陌生又無聊。在我看來儒傢道傢思想博大精深,如果要寫,你不要照搬原文,再把他翻譯一遍。然後說就是這樣的你們自己理解吧……作者竟然把論語和孔子傳原文貼上來翻譯一遍,然後說孔子其人幽默風趣,啥玩意兒啊叫我說應該選取一部分特彆深刻有趣的地方著重來講,講齣自己的見解纔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