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 贡布里希 心理学 艺术哲学 艺术理论 艺术与错觉 艺术史 美术史
发表于2025-05-10
艺术与错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艺术与错觉》的主题旨在回答艺术为什么会有一部历史。贡布里希教授从一个我们日常惯 见熟闻,可不是出于无知便是由于自命不凡而不悄一顾的问题――艺术家们在描绘现实时为 人什么会用如此众多的风格――开始,重新检验了许多在我们看来已经理所当然的观念,改 变了我们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理解。作者在论证中广泛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现代科学 的许多分支,使其论题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获得了某种科学的精确性。这部著 作出版于1960年,至今仍在艺术界、美术界、哲学界引起广泛的讨论,它已成了20世纪西方 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不仅在人文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了自然科学领域 。
E.H.贡布里希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1959年至1976年担任瓦尔堡学院院长,并任美术界最高荣誉――剑桥和牛津大学斯莱德(Slade)美术讲座教授,以及哈佛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屡获欧美国际学术机构的特殊荣誉。1972年受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与错觉》、《秩序感》、《艺术发展史》、《象征的图像》等。
《艺术的故事》放了那么久不读,终于让我打开贡布里希的居然是这本,读书也讲究缘分呀。读了一二七章:借助眼睛头脑、心理预测、图示原型,眼前的黑不是黑,你以为的真实,都是艺术家制造的错觉。
评分4.6。“艺术家”是一类科学家。本书探讨感觉与知觉,艺术作品是发明还是模仿再现。贡布里希以后艺术理论发展不大,实不应该。杨成凯实际上是社科院做汉语语法研究的,吕叔湘的学生。#观看之道
评分其实觉得字面意思还是能看懂的……但是依然是段落串起来就不明白了……
评分【课程书目】形式主义走向极端化后,贡布里希综合了前两者,提出了context(情境转向),如果要讨论一幅画,既要了解它的历史文化等内容层面的东西,也要了解线条、色彩等形式的东西,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观众。他认为绘画都是有一套图式的,但到底什么是图式,大概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就是还不知道是啥,hhhh
评分【课程书目】形式主义走向极端化后,贡布里希综合了前两者,提出了context(情境转向),如果要讨论一幅画,既要了解它的历史文化等内容层面的东西,也要了解线条、色彩等形式的东西,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观众。他认为绘画都是有一套图式的,但到底什么是图式,大概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就是还不知道是啥,hhhh
事实上,并无“纯真之眼”的存在,当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其已在这一活动的伊始亦即选择描绘对象上有了动作。这即是根据其从日常生活中习得的经验来对对象予以分类和拣选。这里已然有了母题的在场。然后是图式的运用从而达到对对象细部的分类与处理,这也即是表明了“心理...
评分读大学时,在某旧书店角落很偶然淘到的,读过之后让人震撼不已.一个真正的学者,非凡的洞察力,深入浅出的论述.当然,还有很到位的翻译.
评分如果说the Story of Art述说了艺术史的基本史实,那么此书探讨的则是为什么艺术会存在历史? 贡布里希的结论很简单。其大致的推导过程如下:1. likeness本身具有局限性。 2. 因此艺术家并不能完全复制自然,而只能suggest自然。 3. 艺术追求的是相对性,因此艺术家探究的并非...
评分艺术是心灵之事,所以任何一项可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艺术家无法转录他所见到的东西,他所能做的只是把他的所见翻译成他绘画手段的表现形式罢了。 艺术家只能描绘他的工具和他的手段所能描绘的东西。 艺术家会被可以用他的惯用手法去描绘的那些母题所吸引。...
评分还记得里面穿插了许多个小故事,比如某画家与另一个画家PK,某雕刻家与另一个雕刻家PK。这些故事紧紧扣住了艺术的再现与人的感知。 记得里面有两个画家PK绘画,谁画得逼真,画家A画了个水果,小鸟们信以为真,都飞了过来,想啄食。画家B画好了之后,请画家A来欣赏,画家A兴致匆...
艺术与错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